开栏的话 从上古时期的《尚书》《诗经》,到现当代鲁迅的《科学史教篇》、杨潇的《百年长歌》等等,这些文学作品里都蕴含着大量的科学知识。为此,本报特开设“追文逐字话科学”栏目,旨在从科技视角解读历史文化,从中外名著里看当年的科技成就,以今证古,古今结合,激发读者热爱科学的兴趣。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今天耳熟能详的很多成语都来自它。孔子为《诗经》编辑成集作出主要贡献。不过,我们现在读的《诗经》版本由西汉时期毛亨和毛苌注释过,俗称“毛诗”。再往后,历代封建文人又对它做了不少注释。
其实在《诗经》里面那些诗歌诞生的年代,铁器还没有普及,人口稀少,诗歌大量记录的当时生产生活场面,是研究上古科技的宝贵材料。
以《生民》为例,这篇诗歌记载了周始祖后稷的功业。他会种谷、豆和瓜,会选种和锄草。在他带领下,人们舂米扬糠,蒸饭烤肉。
这首诗让我们知道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但却没讲后稷的任何战功,他更像一位老村长,带领族人生产劳动。这是中华上古文化与其他民族上古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除了黄帝,中华远古英雄都因为有建设成就,而不是因为战功得到纪念。
根据考古学成果显示,黄河流域八千年前就开始刀耕火种,到后稷那个时代,先民们已经在那里定居从事农业长达4000多年。《诗经》的诗歌产生于农耕文化早期,部落时代晚期,社会结构比封建时代单纯很多。虽然不少诗歌里有“国”字,不过是大型部落而已。先民吟诵这些诗歌,更多是歌颂生产生活。很多诗的原作者未必识字,只是在劳动中随口成章。不排除个别诗篇就是劳动号子,在生产中起到指挥调度,或者解除疲劳的作用。
后来,官方的“采诗官”将这些民间诗歌整理成文字,流传至今。这样的渊源,让我们很容易从里面看到当时的生产力原貌。
诗篇《公刘》的主人公是后稷的重孙。诗歌讲述公刘带领部落离开灾区,另选佳址,采石料,挖地基,建新房,造新城。上古地广人稀,大片土地都是无人区。公刘不用带领部落去征服谁,只需要选取宜农荒地,另建新城。
这首诗还给公刘加上一个形容词——“笃”,意思是老实厚道,行为专注。诗里面的情节描述,再加上这个形容词,让他更像一位远古时代的地质学家兼土木工程师。
诗篇《绵》记载了周人另一位先祖古公亶父。同样描写他组织人们选址、分田、测线、夯土,俨然是村长或者工头。当时人口已经增长,古公亶父不像后稷、公刘那样从容。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他还要面对“昆夷”这些外部落敌人。然而,诗歌并没有写战争,而是写到由于经济发展得好,国力强盛,不用出征,敌人已经远远避开。
当然,同样是歌颂周朝先祖的诗,《生民》《公刘》和《绵》远不如那句“牧野洋洋,檀车煌煌”流传得广。那是讲武王伐纣的《大明》,同样收录于《诗经》。毕竟,人们更喜欢看打仗的故事,而不是如何挖地基、吊墨线。
孔子对《诗经》的作用还说过一句话,认为它们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把《诗经》当成原始百科全书。确实如此,比如《七月》一诗,通篇就在讲什么季节该做哪样农活。当时农耕产量低下,人们要辅以野菜野果才能度日,野生植物还提供大量生活材料,《诗经》里仅提到可以采的野生植物就有几十种之多。
人类对灾难的认识,也是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月之交》就是专门描写地震的诗篇。原文写道:“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这首诗被后来的文人解释为在隐喻世事无常,其实,它更像直接描写地震场面的诗歌,体现了古人对灾难的关注。最后两句只是引申和感慨,就像今天一部灾难电影结束时,主人公发出的几句议论。
回到《诗经》的文本就能发现,很多诗歌的主旨不是讽刺什么,隐喻什么,就是在赞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它是文字中的考古遗迹。戴上科技史的眼镜去阅读《诗经》,你会得到很多惊喜。
(作者系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委员、科幻作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