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苑视点
他并非贪恋脉搏的跳动,那双蓝眼睛永远清澈。为何又恃险若平地,寄矢志寸心于命运的洪流?
在与运动神经元疾病对抗5年后,世界上第一个“半机械人”彼得·斯科特·摩根在这个夏天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世界。
当年,死神在不远处向他招手,被医生下了绝望通知书的他,决定利用科学和技术,把自己改造成“赛博格”。
2020年,一部《彼得:人类机器人》的纪录片让他的故事广为人知。纪录片里,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健康的”数字人彼得,他是由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的。需要打字时,彼得会看向屏幕,上面有软键盘和文本框以及各类功能齐全的按钮;摄像头能够精确追踪他的眼睛,然后打出对应的字母。这个过程中,由深度神经网络驱动的AI系统会预测他想打什么单词或说什么句子,并提供不同选择。
彼得所做的一切,让很多身患绝症的人,于一次次被认为荒诞的梦境中,窥见生的希望。
比如,医疗福利领域的赛博格技术,正在让不幸受伤的人们重获新生。美国田纳西州一名男子,因触电事故失去了双臂后,他装上能随心所欲活动的人工手臂;完全失明的加拿大男子,把摄影机拍摄的影像,直接传送到脑内,并“重见光明”;一位英国29岁色盲男子甚至利用一个与头部结合的摄像头装置,能够“听到”颜色。
是的,这些新闻足以让人兴奋。技术的塑造能力每提高一分,人类文明的图景就完善一分。就像现在,我们习惯把道路的记忆交给导航,把知识的记忆交给芯片。
相反,技术所触达的角落越深,我们也越低估精神内核的驱动力。或许人类凭借技术的进步,只虚构了三分之一的乌托邦,但有时却误以为是理想世界的全部。
再如“忒修斯之船”。它是西方哲学中最古老的思想实验之一,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
问题是,最终呈现出来的这艘船,到底是原来的那艘,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
彼得呢?在经历3小时40分钟的一系列身体改造手术后,彼得2.0“赛博格”诞生了。对“彼得2.0”来说,如果全身都被替换,只剩下大脑中的神经元,一半被格式化的灵魂,一半被操控的身体,那“他”还是他吗?人工智能冰冷的机械心脏,会跳动着怎样的感情?
纵观整个文明史,从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到如今的人工智能,再到未来的人机混合,人类一直在尽一切努力超越人体本身的束缚。然而,我们终将消逝于银河,机械不会停止轰鸣,锈蚀钢架的废墟里永远都有人在倾尽全力,渴望重生于人世间。
至少在彼得之前,“半机器人”还只存在科幻影片中。“我将不断进化,作为人类的我已经死去,未来我将以‘赛博格’电子人的身份继续活下去。”彼得曾期许这样的生活。
他也想象过自己的死亡,“我清楚,我终将死亡,带着一身非常前沿的,但无法再发挥任何作用的高科技。”这位“科技狂人”也曾在半梦半醒间,坠入精神的“黑洞”,于缝隙中为找不到生命的栖息地而绝望。
如今,这些早已不重要,彼得应该已经变成墓园里的追光者,或许没那么幸运,没机会白着头发,蹒跚看晚霞落尽。那些不完美也值得歌颂,我们不该忘记,他曾经站在看得最远的地方,披着第一道曙光,提灯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