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5日 星期五
正念思维
好奇心的回报
□ 郑 念

    我曾在参加一个英国的科技考察团时,顺便参观了英国自然博物馆。博物馆的展品都很精彩,但其中有一个“展品”很简单,却让人难忘。展台上放置了一个盒子,盒子边上写了一行字,大意是“里面有一个魔鬼,千万不要打开”。于是,大多数人出于好奇,偏要打开看个究竟,但打开后发现,其实里面就是一面镜子,镜子里面的人当然就是你自己。每个打开的人看后,都会心一笑,并思考其真正的寓意。不是吗?世界上还有哪个动物能够像人一样作怪,既能创造世界,也能毁灭世界。这个展品好就好在设计者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既驱使人们的冲动和探究,又验证了在任何时候,好奇心都是人类前行的动力。

    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的天性。好奇心强的人,其探究能力就强,在一定程度上说,好奇心是人类进取的动力,是创新的源泉。从实践看,凡是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凭借执着的好奇心、事业心,终身探索成就事业的。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没有“无中生有”的好奇,就难有“另起一行”的创新。

    具有好奇心的人往往是具有探索精神的人,同时也是具有科学思维的人。无论是牛顿、爱因斯坦,还是第谷、开普勒,都是好奇心引发的科学思维,进而导致一系列的发现和发明的。试想,如果牛顿被苹果砸了一下,摸摸头走开了,不作任何思考,可能也就不会有万有引力的发现了。假如爱因斯坦没有好奇心引发的思考,即如果运动速度超过光速会出现什么情况,也就不会有思想实验的产生,也就不会有相对论的推理和论证。假如没有第谷的观测数据,也不会有开普勒的行星三定律。所以,正因为人类不仅有好奇心,而且有思想实验和科学思维能力,才使人类成为地球上的“主宰”。

    但是,需要引起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却一直在抹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孩子开始走路的时候起,家长就在不断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个不许看,那个不许动。进了学校以后,更是给了固定的学习模式,给出“标准答案”,让孩子的成长过程逐渐失去探索精神,失去好奇心,而被动地灌输已有的知识。本来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事物具有多元解释、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对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在不同的人管理和引导下,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一味地只能按照标准模式去思考,那就一定会失去更加具有创造性的答案,也就不会有创新成果的出现。

    记得参加北京市科协的科普动漫画作品评审工作的时候,同学们对同样的一个事件或主题创作出千姿百态的作品,而在评审工作过程中,也并没有标准答案,凡是符合基本的科普属性的作品都可以得高分,比如科学性、艺术性、通俗性等,这样的科普活动才能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因此,为了保持好奇心,并获得好奇心引发的思考而可能带来的回报,我们应该乘“双减”东风,大力推广科普教育,使之与学校教育结合,使青少年在娱乐、好奇、想象、探索、参与、沉浸中学习,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与此同时,大力转化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研究前沿的成果,并转化为科普资源,及时进学校进课堂,铸强创新发展的科普之翼,给民族的未来插上腾飞的翅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