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犬吠日”成语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文中说,“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从中看出他是根据“粤犬吠雪”这个事实,来推论“蜀犬吠日”也是事实。但其实这却是个错误的推论。因为即使我国最阴的川西雅安地区每年平均也有约800小时以上日照,雅安最阴的秋季每天平均也还有1.6小时的日照,决不至于犬见了太阳就会吠叫的。
那么当时为何没把符合事实的“粤犬吠雪”流传下来,反而不是事实的“蜀犬吠日”却流传至今?
据我了解,问题主要可能出在明代的《幼学琼林》。《幼学琼林》在古代是极为广泛流传的蒙学读本。但它在选编形容“比人所见甚稀”的成语时,选了“蜀犬吠日”而没有选“粤犬吠雪”,因而后人便一般只知“蜀犬吠日”了。
其实,“蜀犬吠日”既非事实,也非四川盆地多阴少晴的准确表达。我认为,“蜀犬吠月”更准确。因为,首先四川盆地,特别是川西雅安地区,是我国云量和夜雨最多的地方。雅安秋季总云量平均高达9.2-9.3成,而且夜雨率(20-8时雨量与全天雨量之比)甚至超过80%。夜间云雨既多于白天,月亮自然比太阳更加难见。犬自然理应更“吠月”。
其实,即使在无云(沙漠)地区,月亮本来就应是比太阳更难见的。为了简化,我们只分析朔(农历初一)、望(农历十五)、上弦(农历初七、初八)和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四天。朔日及前后两三天里,月亮在天空被地球本身所遮,我们本是看不见的;上弦日,日落时月亮正在中天,天亮时月亮落入地平线,也就是只有上半夜才能在西半天空见月;下弦日,午夜时分月亮在东方地平线升起(即民歌所说“半个月亮爬上来”),月亮升到中天时天就亮了,也就是只有下半夜才能在东半天空见到月亮。所以如果以这4天平均粗略代表全月,那么我们大约只有一半时间能见到月亮,见到的平均面积又只是半个月面。以犬的见怪而吠的性格,见到这种出现机会既少,面积、形状(上下弦)又经常变化的月亮,岂非更要“蜀犬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