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下了一次大雪,我和孩子一起看雪,顺便给孩子讲起了“雪”字。我问她:“你看这大雪像什么?”孩子:“像羽毛。”我说:“对,雪特别大的时候,就像羽毛一样,飘飘扬扬,古人形容是鹅毛大雪。所以‘雪’这个字最早的字形,上面是个‘雨’,下面就像是羽毛。” 孩子:“哇,这个字真有道理!”
我说:“等雪停了以后呢?我们要干什么?”孩子:“打雪仗!堆雪人!”我说:“不要光想着玩,咱们首先得扫雪,扫出一条路来,不然出门就滑倒了。那扫雪需要用什么?”孩子:“扫帚。”我说:“对,雪的字形后来发生了变化,下面变成了‘彗’,就像是手里拿着扫帚一样。”
孩子:“原来造字的人把扫雪都造进去了啊,真厉害!”我说:“是啊,我们的祖先就是这么厉害,我们学会了原理,也就知道里面藏着的小秘密了。”
雪的小秘密还有很多呢。从形状看,它是六角形的,很像花朵,所以人们管它叫“雪花”。雪花分六瓣,所以别名叫“六出冰花”,也就是六瓣冰花的意思。
飞扬的雪花洁白轻盈,不止像羽毛,还像春天的柳絮。我们都听说过“咏絮之才”的故事:东晋时期,宰相谢安有一次和侄子、侄女们一起谈论诗文,正好赶上下雪,谢安就指着洋洋洒洒的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下雪跟空中撒盐差不多。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与其说像空中撒盐,还不如说像春天柳絮被风吹起的样子。谢安十分赞赏谢道韫的比喻。后来人们就用“咏絮之才”形容女子有才华,比如《红楼梦》里就用它形容过林黛玉。
雪花是洁白无暇的。唐代诗人岑参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雪花比喻成梨花,因为它们一样洁白。宋代诗人卢梅坡则把雪花和梅花进行了对比,评价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正因为雪的颜色是白色,所以古人用“雪”来表示白色,李白的诗里有一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就是形容人生短暂,早晨头发还是黑的,到了晚上就变成雪白的了。
雪洁净无瑕,由此引申为洗去、除去蒙受的耻辱、仇恨、冤枉等。比如洗去很久以前的冤枉,叫“洗雪沉冤”“沉冤得雪”;洗去仇恨,叫“报仇雪恨”;一下子洗去以前的耻辱,叫“一雪前耻”。
古人对雪,是又爱又恨,爱它是因为“瑞雪兆丰年”,冬天下雪之后,厚厚的雪好像给庄稼盖上了一层棉被,能够给越冬的庄稼保暖;等天气回暖,积雪融化,又能给土地积蓄水分。恨它则是因为雪天气温下降,天寒地冻,人们苦不堪言。贫困人家烧不起木炭,只能苦苦熬着,所以“雪中送炭”才显得那么珍贵。他们数着日子,从冬至开始数九,盼望寒冷的天气赶紧过去。贵族或者官员则要好得多,“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和好友一起围着小火炉,喝点酒,十分惬意,有时候还可以踏雪寻梅,看一看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相映成趣,不失为赏心乐事。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文学博士,“三千字”品牌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