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
10月是诺贝尔奖颁奖季,各大奖项依次颁出,引发了新一轮的科普热。纵观这些诺奖得主的经历,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父母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发挥了什么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开展亲子沟通和阅读、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提高儿童科学素质,父母可以做什么
□ 李峥嵘
重庆酉阳龚滩古镇的先生书屋。
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学有道

    用心理学提高学习力

    浓厚兴趣从孩童开始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之一、意大利物理学家帕里西是阅读改变志向的典范。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建筑工人,原本希望他成为工程师。帕里西从小喜欢读书,通过阅读科普,他对抽象的科学、而不是具体的工程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选专业的时候,选物理还是数学?他非常纠结,也正是他在科普阅读中看到了20世纪物理学的辉煌成就,因此下决心要学物理。本科毕业之后,当时粒子物理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最重要的科学研究,于是他就投到了当时意大利最优秀的粒子理论学家卡比博的门下,并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一直从事理论物理教学和研究工作。

    另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克劳斯·哈塞尔曼今年即将迎来90岁生日。他对物理学持续一生的浓厚兴趣来自童年的“动手”。他13岁的时候从朋友手里买了一个晶体检波器,当时的价格大概相当于一张电影票。那是20世纪早期的一种无线电接收器中使用的电子元件,接上合适的电路就能组装成一台简易的收音机。少年哈塞尔曼非常惊奇,这些电子元件中能传来音乐!为了进一步了解无线电的原理,他去图书馆读书,还自己动手制造了电动机,虽然经常导致家里的电器短路,但是依然没有阻止他科学探索的脚步。从此,他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面对“为什么”,家长只需做两件事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科学家、哲学家。大人该如何回答呢?如何呵护孩子的好奇心?给他们激励,同时保有答案的开放性。

    奥斯卡·柏尼菲是法国著名的应用哲学大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哲学顾问。他认为相比起孩子的爱提问,成年人在思考方面可能有点懒惰。孩子很自然、天然就会问很多问题。因为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是新的,他会问一些大人感到非常奇怪的问题。为什么这个云彩不会掉下来?家长就会说,这很正常。

    其实这并不正常,家长这么说也根本没有解释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种思维的惯性,就是不再对这个世界抱有好奇心和惊奇之心。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惊奇是思考和知识的第一步。所以,我们应该对这种惊奇的状况很高兴才对。

    面对着孩子数不清的“为什么”,有智慧的家长只需要做两件事:第一留意倾听,第二是平等讨论。如果孩子认为你是在认真听,他会感到受尊重,会更愿意讨论。不要假装在听,而是真的对孩子的话感兴趣,才能自然而然推动讨论。你可以告诉他,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你是什么时候想过这个问题,或者你也从来没有想过,但是可以一起找资料探索答案。

    心怀梦想,不断探索

    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为什么会是理查德·费曼?离不开一个特立独行的父亲。他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他父亲就说将来要把儿子培养成为科学家,而实际上他父亲只是一个制服销售员,但是很喜欢阅读科学类的书。费曼小时候常常跟着父亲去山上散步。其他的父母会教孩子很多鸟的名字,费曼的爸爸却说:“就算你知道如何用全世界的语言称呼某只鸟,但其实你对它一无所知。”父亲教给他的是观察,告诉他“知道一个概念”和真的“懂得这个概念”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获奖只是评价的一个尺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诺奖得主,但是秉承终身学习探索的精神,能够拓展生命的深度和广度。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古迪纳夫获奖的时候已经97岁了,他就是一个典型的终身学习者。他本来读的是古典文学系,读了一年发现自己有阅读障碍症,所以就转到了数学系。从此历史上少了一个文学家而多了一个科学家。因为经历二战,他30岁才拿到博士学位,年过半百才开始正式研究电池材料。58岁发明钴酸锂电池改变世界,75岁以磷酸铁锂电池再度改变世界,90岁以后开始研究全固态电池。97岁高龄,依旧每周上班5天。他想要研究一个能够储存太阳能和风能的超级电池,他说:“我想让汽车尾气从全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消失,我希望死前能看到这一天,我还有时间。”

    家长要鼓励孩子建立起一种远大的梦想,而不是满足于升入名校、升官发财。哈萨尔曼也建议年轻的科学家,如果认为自己不是个天才,那么不如先去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研究。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说:“如果说有一件事是我鼓励你们大家去做的,那就是永远不要随波逐流,要超越我们周围那些低级和颓废的影响。”愿每一个人都能满怀梦想,不屈服于命运,勇往直前,不断去探索世界。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