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黄维垣在岭南大学实验室做实验。 (图片来源: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
1921-2021 奋斗百年路·科星熠熠
黄维垣(1921.12.15-2015.11.17)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在黄维垣的带领下,中国的氟化学研究从无到有,几十年就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他曾获国际氟化学莫瓦桑奖、“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何梁何利基金奖、陈嘉庚化学科学奖等。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黄维垣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黄益三是著名教育家,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下,他自幼聪敏好学。黄维垣2岁时得了白喉,服用草药后才得以治愈,懂事后的他便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做良医,济世救人。1938年,他考入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开始医学预科班学习。3年后,顺利考入北平协和医学院。但由于当时北平沦陷,只能继续留在协和大学化学系学习,黄维垣改修有机化学,从此与有机化学结下不解之缘。
1947年9月,黄维垣师从孔宪保教授,在岭南大学专攻有机化学,并正式开启了他的科研生涯。1948年,他开展葶苈子有效成分研究,并在化学类高影响力的国际刊物《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研究成果,科研天赋在当时已显露出来。1949年9月硕士毕业后,黄维垣赴美国哈佛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甾体化学的反应和化学转化研究,成功研究出引入氧到胆固醇的11位的合成路线。1952年6月,黄维垣获博士学位,学成后迫于美国政府阻挠,他只能继续留在导师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回国念头。1955年6月,他终于冲破重重阻力,踏上了回国征程。
投身国防,初心不改
回国后黄维垣调到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从事甾体和天然产物化学研究,运用化学转化进行构型相互关联的方法,测定了植物甾醇C24的绝对构型。1958年,“两弹一星”工程正式启动,听闻国防建设急需一批研究人员进行高能燃料的研制,黄维垣毅然放弃自己的研究领域,投身硼氢高能燃料研究,成功做出二硼氢、五硼氢和十硼氢。但这时,美国方面宣布硼氢不能直接用高能材料,黄维垣又接下了研制氦氟的任务。在有机所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下,三乙基十硼氢和其含氮衍生物研制成功。
研制原子弹,需要攻克重重技术难关。1960年苏联撤走浓缩铀厂的专家,还把特种润滑油一并带走。研制润滑油成了当务之急,黄维垣结合当时国际环境变化,又一次从硼氢化学转向氟化学领域。黄维垣在拿到润滑油样本后,利用红外光谱解析其结构,他克服各种困难,经过不懈努力,研制出氟油、氟塑料、氟橡胶等多种含氟关键材料。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钱三强曾讲到有机所的贡献,“有机所帮大忙啦,我国原子弹比计划提前一年爆炸。”
顺利完成国防任务后,黄维垣又投身氟碳代血液研究,在氟化学民用领域中也取得重要突破,1979年成功研制第一代氟碳代血液,并于1985年正式投入使用,黄维垣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坚守自己“救死扶伤,挽救生命”的初心。
栉风沐雨,薪火相传
黄维垣十分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引进与培养,1978年至1987年,在黄维垣主持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期间,有机所派出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研究等考察共102批151人次,出国访问的学者和研究生共50人次,这些人中大部分学成后都回所继续工作,成为有机所坚实的研究力量。黄维垣在主持有机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作中,经常谈到“不能把研究生作为劳动力,而是要担当起我们的培养职责。”这种培养研究生的教育理念也在有机所一直延续并践行着。现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被国外同行誉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有机氟化学研究中心之一。
56年间,黄维垣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氟化学人才,自1978年以来,他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0多位博士和12名硕士。他知识渊博,治学态度严谨,始终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同等重要,国防研究、民用研究互相促进,他的思想理念也一直影响着有机所从事氟化学研究的后辈研究人员。黄维垣曾谈到“看到祖国氟化学事业后继有人,是我一生最大的欣慰。”
(作者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人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