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17日 星期五
秋分时节,饮食起居如何顺应自然
□ 杨 师
视觉中国供图

    人与自然

    9月23日秋分节气,是季节变更的转折点,这一天昼夜平分,此后转入白天短夜间长的天气。

    人生于天地之间,保持内外环境的平衡协调是避免、减少发生疾病的基础。因此在养生时要考虑节气的因素,有选择地进行调养。

    秋分时节光照减少,日短夜长;气温下降,温差增大;空气干燥,湿度偏低。此时节保健的关键是要防燥邪。燥邪易伤人体津液,肺失津润,功能必然受到影响。

    穿衣:“秋冻”忌受寒

    早秋以热、湿为主;中秋前后又以燥为主;而到了深秋、晚秋,却又以凉、寒为主,夜凉白天热,温差大。

    自然的变化使人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万物凋零,秋风肃杀,让人徒生悲凉、抑郁之感;气温下降,冷空气对人体产生不良刺激,四肢尤其足部远端毛细血管收缩,皮肤温度下降;血压升高,血黏稠度增高,代谢增高,心脏耗氧增多,容易促发心脑血管疾病;气温下降及空气干燥,会降低呼吸道黏膜抵抗力,细小支气管阻力增加,黏膜纤毛运动减少,使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增多;同时腹部及背部受寒也会诱使胃炎、溃疡发作。

    秋分时节衣服宜缓穿缓脱,穿轻薄保暖又不感觉热的衣服。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外感风寒,注意保暖,以解秋燥。

    秋分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寒热多变。如果常常赤膊赤脚,皮肤散热多了,寒气侵入体内,抵抗力降低,容易伤风感冒,诱发或加重原有疾病。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但不要一概而论。年老体弱或急、重症的患者,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添加衣物。切忌受寒,导致疾病的发生。

    饮食:以谷类为主,少辛添酸

    在食物的属性中,不同的饮食有其不同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补泻”作用。不同的属性,其作用不同,适应的人群也不同。因此,要随着节气的变化,调节饮食结构。

    《饮膳正要》提到,“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秋分时节宜平补,饮食清润,适当多喝温开水、淡茶和汤,以水解燥;适当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食物,以润清燥。

    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根据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的自然收获期,选用应季蔬菜、水果。植物不同部位适宜不同季节食用。吃根的蔬菜,多有补养下焦肝肾作用;吃茎和果实的蔬菜,多有通透作用,补养脾胃;吃叶子的食物,多有宣发作用,补养上焦;吃种子的蔬菜,多有补养心作用。

    饮食要因人而异。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有虚实寒热之辨,生活所处地理环境各异,故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升补、清补、淡补、平补、滋补。不要在秋分时节吃辛辣、刺激、生冷食物。少吃寒凉食物。重点养肺,少辛添酸。

    起居:心平气和,早睡早起

    人生于天地之间,其生命活动就要与大自然的变化保持一致,以顺应自然,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来维护和加强机体的阴阳平衡,使之能顺应四时养生。

    秋分时节要保持心平气和,睡眠充足,以静化燥;早睡早起,露头而睡;室内空气要流通、湿润。秋季早睡早起,顺应了秋收的特点,早睡以利于阴精的收藏,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每天的起床时间,原则上与太阳升起同步为准。

    出行:吃动平衡,强健体魄

    秋分时节加强耐寒锻炼,不仅以动御燥,还有助于增强人体对寒冷的耐受适应能力,提高冬季抗寒能力。多晒太阳,多到户外活动。秋高气爽,观赏自然风光、游览名胜古迹使人心旷神怡,心胸开阔。通过出游,可以丰富生活内容,增长知识,从中悟出一些生活哲理,更加体会到生命、生存、生活的深刻涵义,对每个人来说都大有裨益。

    平常要注重吃动平衡,强健体魄。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加强运动,最好每天走6000步左右。运动以秋游、打太极拳、大步健行方式为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