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更安全?
流言:很多人认为食品添加剂都与“不安全”划等号。尤其近年来,许多食品打着“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旗号,以此作为卖点宣传,更坚定了人们“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物更安全”的认知。
真相: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色、香、味的品质,以及根据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事实上,是否加入食品添加剂是由食品性质和生产工艺决定的。对于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食品,必须添加一定量的防腐剂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否则很容易腐败变质。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A食品中无毒的添加剂,在B食品中可能就严禁添加。因此,不能单纯以是否有食品添加剂来判定食品的安全性,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品种合规,用量适度,可以保障食品安全。而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保质期短,极易腐败变质。
家附近有变电站会危害健康?
流言:很多人一看到变电站,就会想到变电站会产生辐射和噪音,对健康有害,心里总觉得不舒服。要是家附近有,一定要搬家。
真相:家附近有变电站无须恐慌。变电站虽然会产生电磁辐射和噪音,但是我国变电站的电能频率为50赫兹,在电磁辐射领域属于极低频率,辐射范围非常小,因此,即便是长期在变电站内值班的工作人员,只要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距离之外,变电站带来的电磁辐射还不及人们随身携带的手机,所以并不会影响健康。就噪音而言,国家规定所有市区变电站在安全距离之外的噪音,白天不得超过55分贝,也就是与人正常说话声音相当,夜间不得超过45分贝,也就是低声说话的水平,因此不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新血糖标准改为4.4—7.0毫摩/升?
流言:2021年“新血糖标准”已更正,新的血糖标准已不再是3.9—6.1毫摩/升了,而是4.4—7.0毫摩/升了。
真相:如果流传说法中的“新血糖标准”指的是“糖尿病血糖诊断标准”,那么这个“新标准”根本不存在。自1999年起,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认定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毫摩/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此标准已在国际范围内达成共识多年,未曾改变。
这里的“2021年已更正”,其实指的是202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最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毫摩/升的目标范围内;对于非空腹血糖,建议不超过10毫摩/升。这里所说的“血糖控制目标”并不等同于前面提到的WHO发布的“血糖诊断标准”。
另外,4.4—7.0毫摩/升这一数据与旧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的完全一致,并没有更正。至于“3.9—6.1毫摩/升”,其实指的是新版指南中的空腹血糖正常参考范围,空腹血糖参考范围与血糖诊断标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被带偏了。
降温喷雾既凉快又安全?
流言:最近热销的降温喷雾,喷在衣服上、帽子上,或者车内都可以,安全又可靠,还能即刻清凉。
真相:针对降温喷雾,北京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旧宫特勤站的消防员说:“网红降温喷雾成分内含有四氟乙烷、LPG、乙醇等易燃物质,该类喷雾在使用时如若遇到明火,则会迅速发生燃烧反应。因此,在使用这类喷雾后,千万不要进厨房做饭、吸烟点火等,极易引发火灾,安全隐患比较大。”消防员还模拟了一个类似车厢的密闭空间,将降温喷雾和测温仪一同放于其中,在阳光下持续暴晒后,随着一声巨响,降温喷雾罐体爆炸,底座被炸飞,严重变形,实验用的密闭空间和测温仪被炸得四分五裂。旧宫消防特勤站工作人员说:“这类网红降温喷雾一旦使用不慎,后果不堪设想,提醒广大消费者务必谨慎使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科学辟谣平台等共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