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6日 星期五
坎坷中成长的学农大学生
讲述科学家故事 弘扬科学家精神
新华社发
人物简介
袁隆平(1930—2021)出生于北京,江西德安人。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童年应该是一个充满天真浪漫无忧无虑的时期。此时的袁隆平十分调皮好玩。抗战爆发后,少年袁隆平在随家迁徙、流浪中品尝到了时代的苦难。流离失所的不幸和山河破碎的残酷现实,使袁隆平逐渐懂得了国家兴亡与自己的责任,激发了他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

    正是在这种志向的驱动下,从进入小学起,少年袁隆平就显示了好学勤思的性格。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志趣高远,爱好广泛。他思想活跃,喜欢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他的提问常常难倒老师。如在高中一次物理课上,老师讲到了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即E=MC2(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袁隆平一时想不明白,向老师提出了“为什么物质的能量和光速的平方成正比”这样一个问题,质能公式是爱因斯坦花费10年时间推导出来的。一位中学物理教师要讲清楚其中含义的确很困难。

    抗战胜利后,袁隆平举家迁往南京,他进入南京大学附中高中部学习,1948年底毕业。在升大学读什么专业的问题上,他父亲极力主张他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学习文理科,同时儿子也不必远行,可以留在自己身边。但初中春游园艺场的情景每每浮现在袁隆平的脑海,那茂林修竹、花卉飘香的美妙图景令他怦然心动,拨动了袁隆平想学农的心弦,几经思考,袁隆平郑重地向家里提出要报告农业院校的意愿。父母最后还是尊重了袁隆平的选择。父亲玩笑似的对他说:“俗话说‘父望子成龙’,而我现在是望子成‘农’了。”

    1949年春天,袁隆平考入了“重庆相辉农学院”。1950年,重庆相辉农学院与其他院校的相关专业合并后,成立了西南农学院,袁隆平与同学转入该院学习,主修专业是遗传育种学。他博览群书,认真攻读了当时遗传学的两大流派:西方的孟德尔、摩尔根学派和苏联李森科学派的书籍,这对袁隆平后来的创新思想、学术观点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1953年,袁隆平大学毕业,他毅然决定,服从祖国分配,来到了当时比较偏僻的湖南黔阳县(现为洪江市)安江农校当教师。

    在安江农校教学的日子,袁隆平重视教学,更重视试验和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他看到农村的耕作方式还很落后,稻谷的平均亩产不过150千克,辛勤劳作一年的农民,却难以填饱肚子。他开始萌动了,尽自己努力去解决当时在中国普遍存在的吃饭问题的想法。

    袁隆平开始设计科研课题时,他定了两个研究方向,第一个是搞红薯嫁接,第二个是研究高产水稻。

    1960年,中国发生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袁隆平也不能幸免,他身躯浮肿,无力走路看书。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使袁隆平真切地感受到“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话的分量,他思考要从科学上寻找高产的办法,向饥饿挑战,在与农民谈到搞高产水稻时,农民说:“施肥不如勤换种。”“如果能研究出亩产800斤,1000斤,甚至2000斤的新稻种,我们就可告别饥荒,结束苦日子。”几句朴实的话语,对袁隆平触动很大,他暗自思索,希望用育种技术来实现水稻高产。

    袁隆平认真考虑再三后,拟定了一个培育“杂交水稻”的技术路线,即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被称为“三系配套方法”。

    功夫不负苦心人。1973年,袁隆平用在海南岛配制的10多斤杂交稻种,在湖南农科院0.08公顷的实验田中试种,亩产高达505千克,丰产的锋芒初露。

    1974年,他在安江农校试种自己育选育的强优势组合“南优二号籼型”杂交水稻,亩产高达628千克……三系成功配套,展示了杂交水稻高产的魅力,丰收的田园稻浪荡漾,簇开了金黄的果实,创新的生命力被金黄之海演绎得大气磅礴。经过9年的努力与攻关,两系法杂交水稻于1995年获得成功,应用技术成熟配套,开始逐步推广。这使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应用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续写了“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袁隆平的创新成就和贡献赢得了国内外的赞誉和尊重,他谦逊地说:“这些荣誉是代表国家、代表民族的,并不是我个人的。”其实,在荣誉的背后,是艰辛和磨难、创新与智慧、勤奋与奉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