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9日 星期五
迁西又掀“栗蘑热”
□ 单守庆

    只要一提起迁西,人们就会想到板栗。位于长城脚下、燕山南麓的河北省迁西县,拥有134万亩茂密森林,其中板栗资源接近一半——75万亩。板栗树下生长或通过仿野生人工栽培的栗蘑,因其亦食亦药,浑身是宝,名声鹊起。2021年6月23日,中国栗蘑文化起源地研讨会在位于迁西县城的中国板栗博物馆举办。研讨会前的栗蘑生产基地调研、栗蘑开发利用座谈等一系列聚焦栗蘑的活动密集进行。见此,人们都说,迁西又掀“栗蘑热”。

    栗蘑,是迁西县委书记蔡宗健喜欢提起的话题。他来迁西工作才一个月,何以对栗蘑一往情深?座谈会上,他从那年来迁西考察干部说起:“考察干部,本来是谈人,可迁西县原常务副县长姬宝新却时不时地提到栗蘑,甚至‘见缝插针”为栗蘑评功摆好。回到唐山,向市领导汇报时提到这一细节,市领导也认为姬宝新对迁西的情况熟,力挺‘菌中贵族’‘蘑菇王’栗蘑,他工作务实,看人也能很有眼光。”如今,蔡宗健也‘迷’上了栗蘑,也有了和姬宝新同样的栗蘑情结。他说:“要加快栗蘑产业发展,实现历史性新跨越!让“迁西栗蘑”也像“迁西板栗”那样名扬天下,坚果菌菇,并驾齐驱。”为了安心扎根全力以赴建设好迁西,他还动员妻子,已经把家搬到了迁西。

    研讨会上,从事栗蘑研究20多年的山东大学教授孙庆济,5年前曾出席中国食用菌协会与迁西县政府联合召开的“迁西栗蘑食药用价值推介会”。他已75岁,特意从济南赶来,接着那次会上的讲座内容,继续分享栗蘑多糖医疗保健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说病例,讲数据,呼吁在饮食和医学领域互动,双管齐下,加快迁西栗蘑产业发展。

    迁西县食用菌协会会长赵景军是土生土长的迁西人,他一边创建栗蘑产业实体,一边创作栗蘑文化产品。他把“国栗”“天栗”写入公司名称,还以板栗、栗蘑为素材进行科普创作,发表《迁西板栗传奇》《迁西栗蘑传奇》等作品。担任县食用菌协会会长以来,他怀着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不遗余力积极宣传推介迁西栗蘑,尤其是其药用价值的宣传。已将迁西栗蘑推介销往台湾,且台商已研制开发出栗蘑压片、颗粒冲剂等产品。

    在研讨会、座谈会、调研、参观、访问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中,大家都有“热”的感觉。这不只是初夏时节的天气热,更能感觉到迁西县领导高度重视、行业协会积极作为、菌农和农户热情参与的“栗蘑热”。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栗蘑仿野生人工栽培试验,结束了栗蘑默默无闻只有当地人少量食用的历史。栗蘑奋起直追板栗,迁西一次次掀起“栗蘑热”:1992年,迁西仿野生人工栽培栗蘑成功,并向全国推广;2012年,“迁西栗蘑”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证书;2020年,顺利完成《迁西县食用菌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2021年,迁西人正在掀起新一轮“栗蘑热”。

    享有“中国板栗之乡”“中国栗蘑之乡”称号的迁西,为全国食用菌行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来自各地的专家纷纷给他们点赞,也对所见所闻进行一些“冷思考”,给新时代新发展的迁西栗蘑产业建言献策:加强栗蘑菌种研制、提纯复壮和示范推广工作;增加栗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具有较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栗蘑应用范围;完善准确快捷的信息传递渠道和高效有序的市场体系……

    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粮食安全》白皮书介绍,与1996年相比,中国人均直接消费口粮减少,动物性食品、木本食物及蔬菜、瓜果等非粮食食物消费增加,食物更加多样,饮食更加健康。这“木本食物及蔬菜、瓜果等非粮食食物”中,不可或缺的是板栗和栗蘑。

    报载,自1992年向全国推广迁西仿野生人工栽培栗蘑的经验以来,“栗蘑热”也出现在北京郊区、太行山区、大别山区……

    (作者系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食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