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图1为1996年英国-乌克兰南极考察站交接明信片。图2为2020年乌克兰邮政发行纪念人类南极大陆200周年邮票小版张。图3为《企鹅的忧郁》中译本书影。 |
![]() |
2020年是我第五次赴南极。那天,我所乘坐的抗冰船已经驶出南极圈,上午在鱼岛海域登陆。鱼岛是由一些海拔低、面积小的岛屿所组成的岛礁群,位于格雷厄姆地西侧,其中最大的岛被称为比目鱼岛,也就是我登陆的这座岛。在它东边有一座更小的岛,名为鲦鱼岛。
比目鱼岛与其说是岛,不如看做在海面上的几块大岩石。这座岛上生活着三群阿德利企鹅,其中大部分都已经长大,正在换毛,等待着父母捕食归来后的海鲜大餐。另外,在这座小岛上还可以见到一种南极鸬鹚,但是不同于我之前见到的蓝眼鸬鹚大,以至于有同行者把这种黑白羽毛的鸟误认为企鹅,激动地大叫“我看到了会飞的企鹅!”当然,贼鸥也是这座岛上的常驻居民。
考察船继续行驶,到下午时,船的两边都是高大的冰山和大片的浮冰,在浮冰上有海豹、企鹅和南极毛海狮,也称为海狗,有些动物见到驶来的庞然大物,纷纷跃入海中躲避。船行驶在密集的浮冰区,周围全是高大的冰山,随着破冰前行,浮冰群裂开,露出深色的海水,穿行过后,浮冰又渐渐合拢,恢复原状,隆隆的巨响在回荡,震塌了岸边的一些冰山,大量冰块和雪屑坠入海中,激起巨大的浪花,这一段海域被称为水晶海峡。
船驶过水晶海峡,进入开阔海域,突然在船头两侧出现了巨大的水柱,那是鲸喷,只见几十头露脊鲸组成的鲸群,在不停地翘首和露尾,原地绕圈,这是鲸群在捕食,同船的人兴奋异常,长枪短炮齐上阵,大拍特拍起来。
傍晚时分,因为船要在彼得曼岛海域过夜,所以在这片海域行驶得很慢,可以用漂流形容,缓缓地驶过一座小岛,隐约可以看到岛上有建筑物,这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英镑”站——乌克兰南极考察站。
眼前的这座岛屿就是阿根廷群岛中的Galindez岛,阿根廷群岛是位于南极半岛西海岸的一组群岛,是威廉群岛的一部分。由夏尔科率领的法国南极探险队发现,以纪念阿根廷政府对他探险队的支持而命名。
英国人在1934—1937年对格雷厄姆地探险中,在阿根廷群岛建立了科学基地,1947年在Winter岛开始将该基地作为一个永久性的气象观测站并命名为法拉第站。正是在此基础上,英国科学家发现了臭氧洞的存在。1954年考察站被移到了Galindez岛。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宣布自己是它的后继者,拒绝了乌克兰提出分配苏联南极考察站的请求。
1994年,国际复兴基金会为“乌克兰重返南极洲”项目拨款12,000美元。当年12月5日,4名乌克兰专家抵达法拉第站并在那里工作到1995年2月。
1995年7月20日,乌克兰驻英国大使Serhiy Komisarenko和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戴维斯在伦敦就将法拉第南极站移交给乌克兰的情况交换了外交照会,乌克兰南极研究中心主任彼得·高兹克在同一天,与之签署了相关的谅解备忘录。
1996年1月31日,英国南极法拉第站移交给乌克兰,乌克兰为纪念国家科学院第一任院长、著名科学家弗拉基米尔·韦纳德斯基院士,将乌克兰南极考察站命名为韦纳德斯基院士站。
英国免费为乌克兰提供了南极考察站,在最后一次法拉第站上进行科考的英国科学家要求乌克兰同行象征性支付1英镑。现在,这枚硬币放在乌克兰考察站的酒吧里,作为两国南极合作的见证。
而就在乌克兰南极考察站建成之年——1996年,乌克兰作家安德烈·库尔科夫出版了一本小说《企鹅的忧郁》。这是一部黑色幽默加魔幻的现实主义小说,把一只动物园无力喂养,让市民领养并患有抑郁症的企鹅,一位梦想成为名作家的失意者与乌克兰的现实社会联系在一起,小说中贯穿了乌克兰南极建站的事情,考察队号召国民为建站捐款捐物,失意作家把自己变成为忧郁的企鹅,随同考察队前往南极洲。看来南极真是一个解千愁的地方!
2020年人类发现南极大陆200周年,乌克兰邮政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图案是一只可爱的金图企鹅,小版张是海边的企鹅群和岸上的乌克兰站,近景是邮票中的那只金图企鹅,它使我想到了那只忧郁的企鹅,它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