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2日 星期五
氧——太多太少都“要命”的元素
□ 宋 丹

    元素家族

    氧,元素周期表第8号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

    1774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用透镜把太阳光聚焦在氧化汞上,从而发现并称其为“火空气”,还提议将这种新的气体叫做oxy-gène,希腊文意思是“酸素”,日文里氧气的名称也是“酸素”。但清朝科学家、翻译家徐寿认为,人的生存离不开氧气,因此把这种气体翻译为“养气”即“养气之质”,后来为了统一将“氧”代替“养”,就是我们今天的中文名“氧气”了。

    更早一点的史料中,也有中国人对氧气研究的记载。1870年,克拉普罗特在他的一篇论文《第八世纪中国人的化学知识》中提到,在一本名叫《平龙认》的汉文手抄本中,揭示了一个科学道理:空气和水里都有氧的存在,其作者是一位名叫马和的堪舆家。马和认为,空气中存在“阴阳二气”,用火硝、青石等物质加热后就能产生“阴气”;水中也有“阴气”,它和“阳气”紧密结合在一起,很难分解。克拉普罗特还指出,马和所说的“阴气”,就是氧气,从而证明中国早在唐朝就知道氧气的存在并且能够分解它了。

    阳光、空气、水,是我们熟知的生命所需三大要素。空气和水中都有氧元素的身影:空气中约含有21%的氧气,水则是氧元素与氢元素化合而成。如果出现了缺氧,人就会呼吸急促,判断力减弱。很多感冒或患鼻炎的人都深有感触,在呼吸不畅的时候,会特别难受。除此以外,氧气还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例如冶炼工艺中,利用提高氧浓度缩短冶炼时间,提高钢材、有色金属的冶炼质量;在化学工业中用于原料气的氧化,提高化肥产量;在国防工业中,液氧更是现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剂;在潜水、登山、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救助等领域中都少不了氧气。

    氧气虽然好,对人来说却不是越多越好。空气中并不是百分之百纯氧,还有79%是氮气和其他气体。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保尔·伯特就最先发现,如果让动物呼吸纯氧会引起中毒,人类也是如此。在0.1MPa(1个标准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时,随后会发生肺炎,最终导致呼吸衰竭,更严重的居然会窒息而死。可见,缺氧和富氧都不是好事,只有21%左右的正常浓度,才是人类最好的生存状态。

    这个神奇的21%,让科学家们把目光聚焦在了大气的组成上,空气中的氧气为什么刚好就是21%呢?

    众所周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似乎二氧化碳和氧气之间有所关联。很多人认为大气中的氧气或许就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但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田善喜教授研究组发现了“氧气起源”,揭示了早期地球上氧气产生的全新机制,表明氧气并非光合作用而来。而且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时候,科学家们也发现,就在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同时,氧气的浓度却没有太大的改变,那么增加的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从哪儿来的呢?看来,氧元素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的谜团呢!

    (作者系武汉市第二十中学化学教师、武汉市科学家科普团成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