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钢铁侠”马斯克透露了其下一代发射载具“星舰”的细节,并表示将在三年内搭载乘客进入太空。或许,这只是富豪们的“太空游戏”,但我们应该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毕竟科幻作品的情节就要变成现实了。
其实,商业航天远不止是送普通人进入太空这一噱头,事实上商业航天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广泛且深远。在国内,国家发改委今年4月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之后,北京、上海、重庆、江苏、四川、海南等十几个省份将卫星互联网列入地方产业发展计划;5月,民营卫星公司九天微星完成国内商业卫星领域最大的2.7亿元B轮融资;9月,北京市海淀区发布了中关村科学城“星谷”项目,将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规划建设千亿级产业规模的空天产业集群;近日,民营火箭公司星际荣耀和蓝箭航天先后宣布完成约12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在资本的青睐与加持之下,近几年商业航天发展如火如荼,也成功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原本“高大上”的航天产业为何变得如此接地气?面向浩瀚的星空,商业航天的科技竞赛点在哪里?未来有哪些商业价值?
技术争夺战愈演愈烈
从产业角度来看,商业航天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和产品服务类业务。
基础设施类业务包括地面站、卫星制造、商业发射。仅卫星一项,它的用途就非常广泛,如果卫星装有照相设备,可以对地面进行照相、侦察,调查资源,监测地球气候和污染等;装有天文观测设备,用来进行天文观测;装有通信转播设备,用来转播广播、电视、数据通信、电话等通讯讯号;装有科学研究设备,可以用来进行科研及空间无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生产。 总之,卫星制造因研制、生产、使用者的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途。
产品与服务业务包括视频、定位导航、卫星通信、音频广播、对地观测等,我们最熟悉的是视频(卫星电视)类业务。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卫星互联网也提供了另外一种互联网接入方式,可以弥补地面通信覆盖的不足,使得如偏远地区、高空飞机上也可获得不间断的网络服务;更重要的是,它将为实现如物联网、车联网、专网等场景下的“未来应用”提供基础。同时,它还可以带动更大范围内的商业航天产业蓬勃发展,有望成为航天、通信、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战略制高点。
从全球范围来看,以“卫星互联网”为引擎的商业航天处于建设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组网服务能力,需要巨量的资金、稳定的技术,以及发射资源的支持。空间轨道和频段作为先决条件,其争夺愈演愈烈。
市场推手激活航天产业
航天领域一直是各国政府主导的高科技领域,基于保密等原因,航天相对而言比较封闭。商业航天把市场要素引入航天,一方面能更有效组织资金、人才等社会资源参与航天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效率和创新两个方面,商业航天也比各国家队主导的传统航天更有优势,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