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3日 星期五
戈雅:手握灵魂之笔的画家
□ 张文虎

    今年的疫情,让我们情不自禁关注西班牙,要是戈雅还活着,他一定能以他独特的视角创作出传世之作,类似于“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

    这幅画是西班牙画家戈雅于1814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现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普拉多博物馆是收藏西班牙绘画作品最全面、最权威的美术馆,因此,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之一。该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达数百万人,收藏有15~19世纪很多艺术珍品,尤其以西班牙画家戈雅的作品最为丰富。

    尽管戈雅欣赏和向往法国的启蒙运动,但当拿破仑的军队进入西班牙后,他却看到了暴力、苦难和无助,画笔成了他的武器。士兵们点起大灯照亮了犯人,这些被射杀的人还没有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他们甚至还在惊恐地追问。这里没有英雄气概,只有迷惑不解和冤情。

    说实话,戈雅的画说不上古典的美。很多艺术爱好者一直在问戈雅为什么在西班牙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我认为,或许与戈雅关注人性、关注感觉、关注事实有关,反潮流思维给戈雅带来了无限的创造力,他握有灵魂之笔。

    戈雅对现世和宗教的失望,成为他丰富想象力的素材。他用自己的观察和色彩去隐喻黑暗的世界,选择怪诞、梦魇、幻想、恶魔等形象去细致地剖析当时的社会。因此,他是一位伟大的、具有正义感的艺术家。对丑恶的直白,对英雄的漠视等种种立场,使得戈雅能充分挖掘和运用理性的另一面,这对欧洲的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印象派都有着极其巨大影响。

    立体主义宗师毕加索运用戈雅的元素和风格,体现对规范的逃离,他的很多重大作品都贯穿着对规范和理性的反抗,对重建和摧毁的探索。

    我们今天探究的其实还不是戈雅的具体作品和他的影响力,而是一项黑科技。

    1792年的一场疾病,戈雅成了彻底的聋哑人。不是雷诺兹的听力弱化,也不是贝多芬的耳鸣,他永远失去人类的听力。对他来讲,一切有声有色的瞬间变成了一场哑剧。但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出现在他的眼前,因为他开始关注黑暗和唇语。戈雅是一个有担当的聋哑人。

    很多人看过卡索和德芙主演的惊悚电影《唇语惊魂》。害羞、内向、耳聋的卡拉在遇到刚出狱的保罗后,在迈向爱情的过程中,遇到了突如其来的种种杀机,而破解的工具就是望远镜和唇语。

    细致的读者一定会发现,戈雅的后期画作中,唇语的表达十分丰富。“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画中最明亮处的被枪杀者,他的手势、唇语和眼神表达了一个意思,他在追问,他为什么要被枪决?而法国士兵很肯定:你就是今晚的起义者,法国的敌人,或许你刚刚劳动回来,但你手中握有能变成武器的农具。

    读懂唇语能深度鉴赏戈雅,读懂他灵魂画笔的隐喻。古代僧侣和神父用唇语进行交流,显示神灵的神奇。2003 年的伦敦劫钞案,警察通过唇语识别破了大案。现今的唇语识别是一项集机器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于一体的复合技术。系统通过分析口型的连续变化进行模型识别,转化成对应的发音和语言。这种“机器读唇术”,在公共安全、军事情报、身份识别和社会公益等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场景。

    车载场景下,语音无法分辨,监控以摄像为主,而唇语识别则可以帮助公安人员获取重要的讲话信息,可以为公共安全提供支持。

    人工智能未来将会出现一个数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尽管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姿态识别都是重要的分支领域,但也不能缺少了唇语识别。2016 年,谷歌 DeepMind 音文唇语识别系统便已经可以支持 17500 个词,识别准确率也在逐年提升。

    有时候,社会的大进步取决于科技的小进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