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0日 星期五
由疫情引发的对水的重新认识
——以日本人对水的敬畏为例

    □ 于长敏

    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

    水,古代曾被称为“万物之母”,现于地,升至天,再降于地,于是在天父地母之间有了万物。且不说地球上70%是海,就人的身体本身而言,水分也占70%左右。同时,水能净化万物,大可摧枯拉朽,小能净身洁物。在没有科学或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把这一切归功于神灵,于是产生了对水的敬畏和崇拜,称之为水神。而这一原始又朴素的信仰里又含有一定的科学性。

    今天,面对肆虐的疫情,重要的防范措施之一就是勤洗手、漱口、洗澡、换洗衣服,哪样都离不开水。虽然这次新冠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但像霍乱等疾病则主要是通过水传播。在国内抗“疫”形势向好的时候,对其他疫情也应该有所警惕。其实,“以水为净”这句话在遥远的古代就已有之。基督教的洗礼、印度教的沐浴等均有通过洁其身而净其心之意。这里仅以我们的近邻为例,来探讨那里的人们是如何爱水、敬水、以水为神的。

    众所周知,日本人信奉神道教(简称“神道”)。从严格意义上说,神道不算正规的宗教,顶多算土著的原始信仰。它没有具体的教规和教义,到了中世纪才编写出《神道五部书》,但绝不像其他宗教那样成为该教的教典,甚至都很少有人知道。

    神道以自然崇拜为主,主张万物有灵。神道以为天地间有“八百万众神”,其实就是大自然中的万物。而众神的中心是一个叫“天照大神”的太阳女神。传说日本的天皇就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所以天皇至今仍只有名字而没有姓。然而,太阳女神的产生却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日本史上第一部神话集《古事记》记载,男神伊邪那岐从黄泉国返回人间后,浑身沾满污垢,于是便立刻到大海中去冲洗。当冲洗眼睛时生出一位光彩照人的女神即太阳神,而男神此次的沐浴被认为是日本“禊”的起源。

    后来,人们又把禊和祓合在一起成为“禊祓”。其实,在日本前者指以水净身,后者指通过神前的仪式消灾。自那以后,日本人每举行大型宗教祭祀时,都要到江河中进行沐浴。直到今日,人们在进入神社之前,都要象征性地洗一下手。所以,日本所有的神社大门前,都有木槽引来一股清水供人们洗手用,以示清身,这正是古代禊祓的一种延续。

    最能表现出水之神奇功能的,当属作家泉镜花的代表作《高野圣僧》。高野山的云游僧经过高山密林时,天色已晚,故投宿深山密林中孤孤单单的一户人家。这家只有三个人:一个老男仆,一个白痴少年,一个美丽的少妇。有趣的是,每当有客人投宿时,少妇都要带着客人到崖下清流沐浴。不可思议的是,累得精疲力尽的僧人沐浴后疲劳感顿时消失,浑身充满力量。晚饭时,少妇告诉他,这是山谷里流出的水,经过一悬崖形成瀑布,落下来形成河流。冬天,大雪封山,只有她家门前这条河不结冰。更神奇的是,无论被毒蛇咬伤,还是多年的老毛病,哪怕是病入膏肓,在这条河水里只要泡个半天左右便治愈。

    僧人后来从男仆口中得知,这里原来是一个小山村,少妇的父亲是一名老中医,少年则是他哥哥送来看病的。看完病,那个男仆和少妇(当时还是少女)一起把少年送回家。这时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据说暴雨连天,连山上岩石都被淹没了。洪水过后,村子没了,人没了,大山里就剩下他们三人。洪水也把这里变成了与世隔绝的神秘的地方,少女成为那个少年的媳妇。名义上是夫妻,其实她一直像母亲一样照料他的生活。十几年过去了,由于这水的功能,少妇仍美丽年轻如初,少年也仍是少年。两人从未离开过山里,只有男仆偶尔下山去集市。

    翌日,僧人下山正好遇上从集市回来的男仆,男仆见了僧人不仅大吃一惊还佩服得赞不绝口。原来,许多男人在与少妇沐浴时或夜里想图谋不轨,结果都被少妇变成了猴子、蛇、鸟等各种动物。男仆这次下山是为了卖一匹马,而那匹马就是比僧人早一天来到这里的卖药商人变的。入山前还曾和僧人聊过几句山里的道路情况。僧人无论是在沐浴时还是夜里都把持住了自己,所以安全地下了山。他也因此被称为“高野圣僧”。

    到目前为止,研究该作品的论文很多。有从比较文学角度研究作品与中国《板桥三娘子》的影响关系的,有从唯美角度研究作者赞美女性的,也有人从作家生平入手研究作品中的少妇与泉镜花已故母亲之关联的,还有研究僧人之定力的。但是,最近重读了该作品之后,我更想从对水的崇拜与敬畏的视角来解读。能治百病、让人永葆青春的河水就是神水,而妙龄少妇不就是水神吗?那么,受她保护的少年就是受女神庇护的人类。从这个意义上讲,少年就不再是白痴,而是大自然母亲的赤子。被少妇变成兽类的男人正是那些破坏自然亵渎神灵遭到大自然报复的人。(下转第6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