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0日 星期五
由疫情引发的对水的重新认识

    (上接第1版)

    习近平总书记早已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保护环境,我国建立了“河长制”,专门维护河水不受污染。据专家说,如果是84消毒液,因为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直接进下水道是可以的。但其他消毒液是不能进入下水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笔者无意多谈。但可以说的是,日本厨房下水道和卫生间等其他生活用水的下水道是分开的,下水井也是分开的。因为二者消毒、净化使用的药物完全不一样,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抛开疫情不说,就生活习惯而言,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首先,日本人勤洗手、勤洗澡、勤换内衣。基本是一天洗一次澡,还有许多人一天洗两次澡,早晚各一次。而且每天换洗一次内衣,男女内衣要分开洗。其次,日本人是分餐制,无论是在家吃饭还是在外聚餐都是如此,实在不能分餐时就用公筷。再者,日本人见面鞠躬,不握手更不拥抱。鞠躬时身体是要保持一定距离的,避免了近距离接触。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做法,更重要的是日本人从古至今一直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

    目前,从科学的角度研究水的起源、水的作用、水的本质、水和人类的关系等方面的著作已经很多且详细又深入。如果把水比作一位美丽而神秘的女神,科学就是摘下女神的层层面纱,让人们充分认识她的一项工作,这里暂且称为摘面纱工程吧。而从民俗信仰角度继承古人传统,用文学去描绘和歌颂水则是给水神戴上美丽的面纱,或保护住古人已给其戴上的面纱,这里可以叫做护面纱工程。我认为,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其错误之一就是顾此失彼,只重视摘面纱的一面,而忘却了护面纱或重新戴上面纱的一面,使人忘记对古老的女神——生命之水的敬畏和礼拜。

    现代合理主义可以用科学来解释世间万物乃至宇宙,但是却不能消除人内心的焦虑、生存的危机和信仰的缺失。这里说的信仰既不是政治层面的,也不是宗教层面的,而是民俗学意义上的对大自然的敬仰,对生命之水的敬畏。“寻穷无源水,源穷水不穷”,这是唐代僧人寒山写的诗。“寻穷无源水”是科学的行为,“源穷水不穷”是大自然本身的定律。无垠的宇宙,永恒的世界。是大海产生了生命,生命登上了陆地,然后才逐渐有了人类发明。

    可是,自进入了工业社会以后,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相信科学万能,对大自然不再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甚至觉得自然界理所应当的就是这样,这是非常危险的倾向。在通过洗手、洗澡、喷消毒液来预防疫情的同时,更不要忘记先人是通过在清清的河水中清洗肉身来洗涤心灵,让心灵找到归宿,让灵魂得到净化的。

    (作者系吉林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