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在展厅上方的蝙蝠模型。 |
栏目主持人:齐欣
美国史密森国家自然博物馆目前正在展出的展览“暴发:互联世界中的疫病”(Outbreak:Epidemics in a Connected World)以“传染源-传播途径-感染者”这一传染病传播路径为叙事线索,以实例讲述了由于人类介入自然环境导致致病微生物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类中,从而导致国际性疫病暴发的多起公共卫生事件,进而阐明人类面对这一挑战是如何进行跨学科、跨地区的多方联合协作防控的。
起源:“野生动物和病菌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正在入侵它们的领地。”
展览在一开始就提出了“健康一体化”(One Health)概念,即动物、人类及环境的健康是相互关联的。在疫病暴发后,健康一体化成为一种观察疫病是何时、何地、为何暴发,以及应如何去阻止其进一步传播的方式。针对此,“我们在健康与疾病方面需要从以人类为中心的视角转变为更关注生态平衡与环境友好……我们不能指望忽视我们所生存的生态系统的健康而独善其身”。蝙蝠、啮齿类及除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是最常见的传播病毒的储蓄宿主(reservoir host),其中蝙蝠因适应环境类型多样、飞行距离远、寿命长等原因尤甚。
在病毒变异与溢出相关科普内容中,展览引导观众以“疾病侦探”的视角,以“人类-动物-环境”的顺序链条逐步推演分析病毒传播原因,并据此提出阻止病毒传播的对策。以尼帕病毒在孟加拉国的暴发为例,疾病侦探了解到,人受感染是因为饮用生椰枣汁或被其他感染者传染;从动物来看,是因为携带病毒的果蝠白天在村庄周围活动,晚上宿栖于椰枣树上进食,其分泌物及排泄物留在了村民放的椰枣汁收集容器里;从环境来看,是因为农业开垦、工业化、人口增长等导致人类栖息地的扩大并侵占了蝙蝠及其他野生动物原有栖息地,导致蝙蝠不得不与人类共同生活并分享食物来源,从而导致病毒溢出到人类群体中。对此,当地政府呼吁居民停止饮用生椰枣汁,村民也在容器上放置覆盖物以防被蝙蝠污染。
传播:“全球旅行可以让病毒在24小时内传遍全世界。”
展览重现了MERS和SARS病毒的疾病全球传播历史,多媒体互动展品上的动画以清晰的时间线,直观地反映出SARS病毒通过搭乘国内、国际航班从疫源地中国广东飞往全球各地的过程——一次未受控制的疾病就这样暴发成为疫病。展览团队搭建模型,复原了中国农贸市场的场景,并附上说明牌解释病毒溢出的原因——在野外通常不会相遇的物种,如果被同时关押在密闭环境中,就会造成病毒的跨物种传播与变异。
防控:“对疾病暴发的反应须迅速、有效、协同合作。”
展览强调在SARS疫情控制中,世界卫生组织(WHO)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多边协调作用。它让不同国家间的信息共享更便捷,还组织合作网络寻找病毒源头,阻止该病进一步传播,并将其在暴发4个月后消灭。这次防控经验被尼日利亚政府借鉴,并用于埃博拉疫情的防控中。尼日利亚迅速宣布紧急状态、控制外来人员、训练公共卫生人员、追踪联系潜在感染者、进行社区公共卫生教育,最终全国仅有20人受到感染(其中12人存活)。
展览指出,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员间的合作对疫病防控也至关重要。在互动展品“协同合作”中,观众由视频中的讲解员引导,在“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实验室工作”三类任务中扮演不同专业的人员,从各个环节入手共同完成控制“X病毒”暴发蔓延的工作。如在“人类健康”中,观众可扮演医生,通过诊断病人而识别疾病;可化身传染病学家,跟踪寻找“0号病人”并记录信息;或变成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推进公共卫生宣传从而为阻断疾病传播作出贡献。
展览引导观众以传染病学家的思维方式,以人类与生态系统协同发展的整体观,以全球化的社会发展合作视角,看待并思考人类与疫病的关系。展览名称中的“互联世界”和中心思想“健康一体化”,启发我们以更社会化的视角切入“疫病传播”,这以往被认为只涉及科学理性的议题,为博物馆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