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人称“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阿德勒拥有相当高的地位。他开创的“个体心理学”中的重要发现之一:自卑情结,如今近乎人尽皆知,影响了后来的诸多心理学流派。也因为他在心理学领域的巨大光芒,人们往往忽略了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实际上,阿德勒以心理学为研究基点,结合大量诊疗实践,创建出独特的儿童心理学思想,主张通过积极应对生活问题来弥补和发展个体的缺陷,强调教育的实效性和社会性,这些对后世的儿童教育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怎样教育我们的儿童?阿德勒的很多观点和理念都可以应用到儿童教育中,比如他提到的“自卑是人类奋斗和成功的基础,自卑又是一切心理适应不良问题的原因”,即“人的底层动力源于自卑”。他甚至认为人们从小就在追求优越感,想成为征服者,战胜或超越他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童年时对家庭不平等地位的认识以及其导致的对峙和竞争态度。”当儿童产生了自卑情结,则需要精准地找到他在哪一点上勇气不足,并适当予以鼓励;同时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合作意识,此时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提高孩子的勇气、增加兴趣并清除儿童自以为存在的局限。
另一方面,当对优越感的追求超过一定程度或方式不对时,也会带来社会适应不良的问题。比如,怎样才能让一个数学不好的学生提高成绩呢?在阿德勒之前的,通常的方法就是“攻克”这一“症状”。对此,阿德勒的方法是:“所有的努力都放在提高患者的社会兴趣上,一旦他能与他人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树立集体观念,他的心理问题便解决了。”在《生活的科学》一书中,阿德勒将发展中遇到问题的儿童分为三类:被溺爱的儿童,被忽略或被敌视的儿童,有生理缺陷的儿童。阿德勒对每一种类型的行为表现以及将来的心理发展状况都进行了生动的分析,比如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或者无心向学,甚至闹事、触犯法律……同时也分析了为什么罪犯往往都出自于那些在早年生活中曾背负过重压力的孩子,或者出自于那些自幼娇生惯养和被溺爱宠坏的孩子中间。1931年,为了更好地实践和完善自己的儿童心理学思想,阿德勒创办了个体心理学实验学校,旨在预防和干预问题儿童的不良行为,减少他们的挫折体验,提高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阿德勒的儿童教育理论围绕着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正如他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所说:“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其目的都在于培养和指导人的个性,或者可以说,整个教育是有关生活这门广泛的心理艺术的一个分支。”他也在《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一书中反复强调,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目的。其他诸如如何帮助孩子积累书本知识以提高他们的智力一类的问题,则是儿童教育的枝节和皮毛。
阿德勒强调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不应仅仅局限于让孩子学会赚钱或在产业体系中谋得一个职位。我们需要的是地位均等的伙伴,是平等、独立、有责任心的合作对象,是能够为我们共同的文化做出贡献的人。” 这也不难理解,当面对“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一几乎人人都会面临的人生之问时,阿德勒给出的终极答案是:“生而为人,我们唯一的要求,同时也是最崇高的赞誉,莫过于人人都成为一个可靠的工作伙伴、一位亲密的朋友,成为婚姻家庭关系中一位值得信赖的伴侣。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或许可以这样说,他必须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无愧于’人类同胞’这一称号。”这个答案即使是放在当下,面对纷繁芜杂的新思潮和多元文明体系的巨大挑战,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阿德勒更像一名教育家,他关注个体如何更健康地成长,教导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的“三大任务”:工作、爱情和友谊,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活出生命的意义。
阿德勒倡导通过个人的不断创造和追求,超越自卑情结,培养健全的人格,完成具有社会适应和社会服务价值的生活任务,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作者系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