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23日 星期五
做好应急科普“前置”意味着什么
□ 曹 静

    科苑视点

    前几天,台风“利奇马”的两次登陆给我国多省市带来严重灾害,人们在感叹的同时也对其多了一份好奇。作为长期关注气象灾害的卫星气象科技工作者,如此强悍的“利奇马”突然激活了不知什么时候潜藏在我脑海里的一个词——“应急科普前置”。

    “应急科普”有没有严格的定义?上网查了一下,没找到权威词条。而我所理解的“应急科普”应该是在重大事件或重大灾害发生或预测将要发生时,确切知道要有针对性地去普及什么,并用最专业最快速最广泛的方式传播科学、传递应急事件动态和政府及公众应对策略,形成权威的连续信息流。

    根据应急科普在整个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可分为事前科普、事中科普和事后科普。事前科普是指在重大灾害或重大事件发生之前要有预判,也就是所谓应急科普前置重要一环,科普工作者和科普机构有前置的意识,根据专业预判事件发展态势与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有的放矢的科普,是从“事后应对”科普走向“事前引导与防范”的科普,是“良医治未病”理论的科普诠释;事中科普是在重大灾害或事件过程中,向遇到风险和影响的地区和公众进行快速、及时、有针对性的动态实况和如何应对等知识科普,可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或事件的不良影响;事后科普是指灾害过后或事件处置后,针对整个事件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后果、公众感兴趣且关注的主题进行更深入普及,科技工作者通过敏锐的视角、专业的解读、理性的思考不但给公众带来最新前沿知识点,还要带来具有人文色彩和思想内涵的科学精神启迪。

    “应急”一词的两个重点:一是 “应”,二是“急”。“应”是响应,“急”,是时间差短,越短代表应急科普能力越强。纵观这次“利奇马”台风应急科普,虽然成了全社会的科普热点,但作为和气象卫星科学打了一辈子交道又喜欢科普工作的自己,因为不是专职一线的预报员、不是气象新闻工作者,尽管在如此巨大台风预测和发生阶段透过卫星天眼清晰地知道台风在哪发生?强度多大?透过专业权威预报知道它可能会移向何方?影响多强?却没能及时在这场与“撒欢的利奇马”出征前和撒欢奔跑中更多的发出卫星气象科普的声音,没能在“台风事前和事中”更有效地开展卫星高科技普及工作,“台风事后”的科普还是靠了科普人的提醒。

    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内心很愧疚,因为“利奇马”袭来前,公众对于相关知识的渴望是处于“饥渴”状态的。虽然沿海地区的人们对于台风已有很多认知,但每次台风路径和强度的不确定性仍然会造成公众的“饥渴”,加上每次强台风还没到谣言就率先登陆了,这次伴随着利奇马的狂奔,谣言从第一次登陆地浙江一直传播至消散地山东甚至影响地辽宁,而谣言总能引发系列次生灾害,给部分公众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要抢在谣言前进行科学的传播和扩散,应急科普前置显得更加重要。

    当然,做好应急科普“前置”说来易、实现难,首先要有应急科普“前置”的思维;其次要有传播专业科技知识是自己职责范围和社会义务的认识;再次要有应急科普快速把控时间的能力、理性分析的能力。

    短时间内把科学的事情解释清楚,还要树立公众对科学的信心,需要科技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更需要不是为了科普而科普的工作热情。随着公众对灾害防御意识的逐步提升,对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科普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只有绷紧应急科普前置这根弦,把科普作为工作的一个环节,贯穿在工作始终,才能产生更好的科普效果,体现更好的科普意义和担当!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