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23日 星期五
茶 一片入得厅堂的大雅之物
□ 童 云

    这时节,爱茶人是越来越多了。

    尽管笔者不是官员,也不是新闻媒体人,无缘借各种工作机会与国家的最高长官近距离接触,但从媒体不时公开的新闻配图中还是不难看到,国家领导人的面前摆放的就是一杯茶,一杯生机盎然的中国茶。

    翻阅有影响的《读者》杂志,也不难发现与茶相关的文章。比如2014年的第7期中,卷首语是葛红兵先生的《茶的禅意》,内文里有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周有光先生写的《长寿之道》。不同背景的他们说的都是茶的事,可见茶在小编和读者心中的地位之重。

    不由得想起一位家中开有茶馆的女生的一段经历。大学4年,女生每天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开水间泡上一大杯茶水。冲泡的茶叶,通常是龙井茶。女生杯子里的龙井茶可不是市面上能买到的那种“西湖龙井”,而是女孩妈妈自己亲自到茶山,亲自采摘,亲自生产加工出来的“妈妈牌”野生龙井,专供自己家人饮用的。女孩每学期开学返校的行李箱中必然会有一包她妈妈亲自为她准备的美茶。如果一天不喝,就会觉得百事无趣。

    一次毕业后的同学聚会里,有位男生酒后总算是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每次看着女生的那一杯茶,想喝呀!经过一番分析,觉得把女孩追到手,喝那茶就顺理成章了。于是,就天天悄悄地追在女孩身后,试图想引起女孩的关注。无奈女孩从来没有过多的注意过此男生,而他又没有勇气主动上前表明心意。就这样,眼馋了4年,心里想了4年,最后成了他今生求而不得的念想!

    那天在朋友的茶店里品茶,冲泡的是安吉白茶。当一壶会跳舞的茶水放在面前,在坐的朋友们坐不住了,有人说,“看着这茶,我太想吃了”。是的,古人也曾经把饮茶叫做吃茶。有人说,“看着这茶,我太想跳进去与其共舞了”。是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唯有饮者知共乐。

    事实上,当今最为人们周知的“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诗句很好地表达了茶在中国食品中的地位,两句诗分别代表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前者代表的是文人雅士,后者则代表了广大的寻常百姓。让我们褪去一切施加在茶叶上面的浮华包装,除去一切利益的炒作,其实她就是一片树叶,一片只要你爱她,她就会更爱你的佳人!

    信手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中“茶”这一条目所在页,与其相关的词,从“茶吧”开始,到“茶座”为止,共有48个茶词。尽管在该词典中也有一些成词量不小的条目,比如“吃”,但能够如同“茶”字这样成词后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还真不多。

    比如,从这两个条目的前3个词来看,“茶”字一可成词为茶吧,一种小型的饮茶休闲场所;“吃”字可成词为吃白饭,吃饭时光吃主食不就菜,或吃饭不付钱,或只吃饭不干活……。“茶”字二可成词为茶场,从事培育、管理茶树和采摘、加工茶叶的单位,或培育茶树和采摘、加工茶叶的地方;“吃”字可成词为吃闭门羹,被主人拒之门外或主人不在,门锁着,对于上门的人叫吃闭门羹。“茶”字三可成词为茶匙,调饮料用的小勺儿,比汤勺小;“吃”字可成词为吃瘪,受窘,受挫,或被迫屈服,服输。其他的“茶”字还有茶炊、茶道、茶点…….;“吃”字有吃不服、吃不开、吃不来……等等,不过,“吃”与“茶”组合起来,也是一个好词——吃茶!

    不难看到,茶词大多与人们的休闲生活方式相关,褒义词居多;而吃词则虽然也与人的行为相关,但却大多为贬义词。在我们这个需要正能量的时代,大家肯定都宁愿被工作折腾得去茶吧小歇,也不愿意自己是个“吃软饭”的而无所事事,虚度生命的透明人。

    仅此一点来看,茶成为老百姓开门七件事之一是必然的。

    那么,就让我们开启这品茶之旅吧。

    小二,上茶!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