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4日 星期五
一亿三千万年前的蜻蜓
□ 居云峰

    亮收藏 长知识

    “芒种”已过,可以说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夏天。高温,酷暑,雷雨,洪涝,弊闷,汗流夹背,收割小麦……

    夏天,还经常见到两大景观:一是垂柳飘拂,塘水荡漾,荷莲花开,不时有蜻蜓飞落苞尖;二是三五成群的孩童,在溪水旁、在稻田边、在荒草地、在小道上,手执网兜,捕捉蜻蜓,嘻闹着,追逐着……最近几年这种景象很少见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环境变化,农药过量,蜻蜓数量锐减,更由于孩童学习紧张和讲生态文明。

    但是,尊重自然,闲适修养,积极发现大美自然,讴歌情趣,自古以来一直是文人雅士的嗜好。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春词》中写道:“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厅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宋代的诗人杨万里《小池》诗句。诗圣杜甫也有诗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宋代范成大曾吟道:“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多么清新的语音,多么美妙的图画啊!

    可是有人问:亿万年前有过蜻蜓吗?如果有,它长什么样呢?

    今天,在这里为大家提供答案。

    文前照片所示,为蜻蜓化石,是我在2003年10月从辽宁省沈阳市收来的藏品,有辽宁省化石资源保护管理处颁发的“辽宁省古生物化石收藏证书“。蜻蜓前翼展长14厘米,后翼展长13厘米,身长10厘米,体径1厘米。形体完整,姿态姣美。该化石产自辽西。

    据古生物学家们研究:距今约1.31~1.2亿年前的白垩记早期,一群生活在我国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东南部等地远古生物出演了一部辉煌的生物演化大片。生物群中有多种翼龙、古鸟类、早期哺乳动物以及最早的被子植物等,展现了一个鸟语花香的“白垩纪公园"。众多化石保存得精美绝伦,有时连眼睛、皮肤等软组织印痕都保存了下来。

    那里是20世纪20年代原“热河省“的区域,该生物群也因此得名“热河生物群”。该生物群中的代表性生物是一种鱼类(戴氏狼鳍鱼)和两种无脊椎动物(三尾类蜉蝣和东方叶肢介),然而它最著名的成员却是各种各样带那毛的恐龙。它为解决鸟类起源、被子植物起源、真兽类哺乳动物起源等世界性难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因此,被学者们称为“20世纪古生物界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蜻蜓化石存在于“热河生物群”,距今1.3亿年。也就是说,这只蜻蜓飞行在1.3亿年前。据百度介绍,史上最大的昆虫——巨脉蜻蜓生存在3亿年前的石炭纪。翅膀张开后长达75厘米。这相当于飞翔的猎隼翅展长度,想象一下这该有多么恐怖!资料还说,巨脉蜻蜓是刚开始从海洋移居陆地的动物,以其他昆虫及细小的两栖动物为食物。推测它在天空中无敌手。我想,上面信息应该是古生物学家研究蜻蜓化石后的一些结论。

    蜻蜓,应该分为两大类,一为古生蜻蜓,一为现生精蜓。古生蜻蜓以石化状态呈现,现生蜻蜓以现实存在呈现。对于现生蜻蜓,生物学列为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蜻蜓目,差翅亚目,分蜻科和蜓科。蜻蜓目包括蜻蜓和豆娘。胡经甫(1935)在《中国蜻蜓名录》中,辑录中国蜻蜓目计87属308种。隋敬之、孙洪国(1986)《中国习见蜻蜓》一书,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当时收藏的中国蜻蜓标本,记述了中国蜻蜓208种。蜻蜓遍布世界,有6500余种。有些讲我国有400多种,分属20多个科。

    现生蜻蜓为大、中型昆虫。体长20~150毫米,颜色多艳丽。头大,半球形或哑铃形。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前胸较细如颈,中、后胸合并,称合胸。复眼发达,占头部大部分,单眼3个。触角刚毛状。两对翅膜质透明,分布有发达的网状翅脉,翅前缘上翅顶处常有翅痣。腹部细长。按飞翔和捕食能力可分为三类:豆娘类,体纤瘦弱,飞翔力差,捕食能力也弱;蜻类,飞翔力强,捕食功能健全;蜓类,飞行力极强,在山间小溪迅速来回飞行捕捉猎物。生长繁殖,半变态,一生经历卵、稚虫和成虫3个时期。“蜻蜓点水“,事实是蜻蜓将卵产在水中的生物学特征。中国古生物学家提出的“生存法则:吃到食物、争过同类、躲开敌害、生下后代”,蜻蜓都具备且有优势,所以蜻蜓能延续至今没有绝种。

    现在的蜻蜓个体比远古时的小多了。它们忽上忽下、忽快忽慢的飞舞,为夏日的大自然平添了许多诗意情趣。蜻蜓是益虫还是害虫?蜻蜓是食肉性昆虫,它们主要捕食苍蝇、蚊子、叶蝉、虻蠓类和小型蝶蛾等多种农林牧业害虫。毫无疑问,蜻蜓是益虫。有些农事专家学者认为蜻蜓是农业环境生态系统中的指示物种。我还是把蜻蜓看成一种会飞的昆虫,同万千动植物一样,是天地间鲜活的精灵。感恩天地!让蜻蜓自由地自在飞翔吧!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原副理事长)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