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北京绢人动画创客空间”的课程,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到了语文、数学、计算机、美术、表演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既锻炼了动手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又培养了团队精神。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生平作为蓝本,让同学们在了解我国科学史的同时,体会了老一辈科学家勤奋自强的科学精神、谦虚友爱的人格品质、忠诚热血的爱国情怀。同时,绢人这一非遗艺术也被抹去蒙尘,注入了科技的新鲜血液,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铁丝为骨,丝绢为皮,身姿婀娜,表情灵动……这就是起源于唐代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绢人。由于对原料、技术和耐心的高要求,尽管绢人艺术入选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和其他很多非遗一样,绢人也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困境。幸而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洋桥学校,在丰台区科委支持下建立的“科学探索实验室”中,在现代STEA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古老的绢人艺术与最新科技相结合,得以重获新生。
不同于去年成语故事主题的动画短片,今年的课程选择以绢人定格动画与真人微电影相结合的模式,讲述“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故事。据负责老师李玲玲介绍,整个初一年级的80余名同学都参加了这一课程,并已经在阅读《钱学森传》的基础上,将钱学森的生平编写为四幕剧本,分组开展的课本剧表演则让大家更加理解人物的经历和情感。在刚刚过去的寒假期间,同学们还完成了一份特殊的“作业”:学习分镜脚本的写法,完成了文字脚本的初稿,也由此确定了后续需要制作的场景、道具、人物等要素。
走进洋桥中学的校舍,结束了一天常规学习的同学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兴趣教室。依据自愿报名的原则,同学们被分为绢人、场景道具和动画制作三个小组,齐心协力地推进着手头的工作。在传统制作工艺中,绢人的头部需要用糊头技术来制作,式样比较单一,现在同学们用3D打印技术取而代之,不仅更方便快捷,还可以灵活调整头模的五官,做出独一无二、充满个性的绢人头模。糊好丝绢后,就需要调制不同的颜料来为绢人“化妆”,而且男性女性、大人小孩,乃至留学生与科研工作者等身份的差异,都反映在其中。以黛墨描眉画眼、用胭脂勾勒唇形,辅以淡淡的腮红,一个精致灵动的绢人头部就完成了。每个人物还要做出“张嘴”和“闭口”的两种头部,以便呈现出动画中人物开口说话的效果。
另一边,非遗传承人滑老师正在手把手地教同学们制作绢人的衣服。量尺裁布,穿针走线,一块块布料渐渐变作中山装、白衬衫、连衣裙的模样,再被小心翼翼地穿到绢人身上。虽然滑老师制作绢人的经验丰富、手艺精湛,但今年的任务对她来说仍然存在挑战:“传统绢人以古代人物为主,一般穿的都是戏服,制作现代服装还是头一遭,何况还要教给学生们。”看了看周围埋头缝制的同学们,滑老师露出欣慰的笑容,“不过孩子们心灵手巧,耐心踏实,学得都很不错。”
如果说绢人组最需要的特质是沉心静气,那么场景道具组的孩子们则最擅长放飞想象力。他们对着参考图片仔细研究每个小部件应该如何制作,并根据绢人的比例换算道具尺寸。木板和冰棍棒搭出桌椅板凳,色彩缤纷的软陶捏成锅碗瓢盆,铁丝、PVC板、海绵、铝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拿起刻刀、锯子乃至胶枪,使出“十八般武艺”,大到轮船、小到挂画的各式道具就神奇地出现了,既富有时代特色,又不失生活气息。
尽管前期的制作还没有完成,动画组的成员却也并不悠闲。学校请来首师大的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动画的制作方法和流程,更科普了动画中蕴含的“视觉暂留”科学原理;接下来,同学们通过观看优秀动画作品的方式,学习修改脚本初稿,尝试制作更为详尽的漫画脚本;剧本中设置了真人片段来为四幕动画故事“穿针引线”,因此将有专业老师来进行配音和表演的教学;最后,同学们还将学到打光、拍摄、剪辑等知识,并运用到实践当中,最终制作出的定格动画成品将争取达到每分钟4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