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大庆油田采油一厂五矿工艺队团支部找准青年所需、共青团所能的交汇点,坚持“三个一”领路,为全队青年提升搭建起广阔平台,激发了导师带徒工作新活力。
配好“一个对子”利用优势资源
针对基层青工经常遇到的成长方向不明确问题,通过多层调研,按照“缺啥补啥、不会啥学啥”的原则确定导师徒结对,精确定位青年培养方向。
按照技能型、创新型进行分类。在技能型上,主要对新转岗的青年技术干部与队技术骨干搭配结成技能提升师徒对子。在创新型上,重点围绕矿开发难点问题进行攻关,由队班子牵头,团支部组织,在全队范围内优选师徒配对,为解决生产难题集中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队技术骨干、管理能手和工人技师的人力资源优势。
今年以来,全队11对师徒攻克技术难题28个,有两对师徒被厂评为优秀师徒。
坚持“一个培训”培养创新能力
针对师徒培养缺乏有效方法的情况,通过开办技能培训班的方式提升师带徒效果。
在培训课程上,确定动态分析、油水井现场管理、信息技术、创新思维四门课程,全方位提升青年开发技能及创新意识;在训练模式上,集中理论授课后,师徒结对针对油田开发难题开展成果攻关,每月开一次碰头会,对成果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实时反馈;在考评方式上,师带徒考评与成果研制挂钩,并严格通过开发应用效果评定成果,实现“培、训、用”闭环管理,使师带徒效果和成果的含金量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受培训的师徒分别完成科研项目成果11项,其中《套损区精细管控方法的应用》一项获得公司级现代化管理成果二等奖,有效解决了开发过程中套损防控的问题,年累计创经济效益30余万元。
开展“一个活动”加快师徒成长
为加快师徒的成长速度,通过开展“送技术进小队”活动,组织师徒征集岗位难题、集中攻关然后走进小队送技术服务,促进现有师徒技术水平在学中用、用中学的渐进式循环中不断攀升。
在基础性调查阶段,收集需要解决的技术开发难点,需要改善的开发矛盾的生产信息;在集中攻关阶段,先由技术骨干团队解决一部分问题,然后聚焦真正的开发难点,由师徒集中力量再攻克一部分;在送技术阶段,各级师徒走进一线岗位针对上述问题送技术培训、送开发成果、送管理妙招。活动的开展一举三得,一是充分发挥师徒作用,解决了岗位生产难题,二是对导师带徒的效果和成果进行检验,三是形成了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持续提升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共征集到岗位开发难题21项,队团支部组织师徒先后4次走进基层队开展送技术活动,由师傅指导徒弟主讲,既提升了能力又受到了青工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