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渝生
余生趣潭
我们知道,正月初一春节是鸡的生日,叫鸡日,初二狗日,初三猪日,初四羊日,初五牛日,初六马日;六畜兴旺,家畜生日过完了,初七才是人日;然后初八谷日,五谷丰登;初九天日,玉皇大帝在九重天上过生日;初十石日,石头生日,也是地日。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即开始着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了。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今天正月十二是搭灯棚的日子,3天后,正月十五元宵节到来,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是一个春回大地、合家团圆、灯火辉煌的美好节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始自西汉武帝,最初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称元宵。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称为灯节了,国此在国外,元宵节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 ”为世人所知。
元宵燃灯的风俗也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地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明年要做新灯,年年岁岁灯相似,岁岁年年灯不同。
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各种花灯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为五天;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10天。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也有叫“神灯”“人灯”“鬼灯”之说。十四日夜为“神灯”,放于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灯”,放在门窗、床笫、几案等处,用来避除蝎虫;十六日夜为“鬼灯”,放在丘墓、原野,为了游魂得到可以脱离鬼域。上祈天意,下护苍生,神人鬼畜,无所遗漏。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唐朝诗人卢照邻这样描述过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李商隐则有“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的佳句。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夜长梦多,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多么凄美绵长的爱情故事。
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正所谓“火树银花”,如唐顺之诗曰:“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当代的灯会以我们四川自贡灯会最为著名,其气势之磅礴,灯组之奇巧,工艺之精湛,地方风情之浓烈,在国内外堪称首届一指。以其特有之格韵展示无穷之魅力,载誉神州内外,吸引游人如潮。北京也有龙庆峡冰灯节,今年主题为“乐享冰雪 相约世园”,以北京世园会和北京冬奥会为主线,以冰灯、雪雕和彩灯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世园会和冬奥会元素,为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宣传造势、加油喝彩;也突显“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主题和“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
最后要向大家做一个天文科普:2019年2月19日为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月球将在17:03通过今年离地球最近的近地点,地心至月心距离356761公里,使得午夜23:54的满月成为今年最大满月,地心所见满月的视直径为33.5角分 ,比9月14日(中秋后一日)今年最小满月视直径29.4角分 ,大了约13.9%,亮度更比最小满月,亮了30%左右, 可谓是一次真正的“超级月亮”!
值得一提的是,在元宵佳节,恰逢“超级月亮”却不多见。今年2月19日的满月,也是今年12次满月中视直径最大的1次。
朋友,元宵佳节夜,在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时不妨出来看看月亮,拿出您的相机利用月出后月亮的仰角正低之时,搭配喜爱的地物或地景,拍摄一幅今年最大最亮的“超级月亮”吧!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