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01日 星期五
抢救科技史料刻不容缓
□ 金 涛

    看了《讲述非常年代里非凡的科学故事》(作者老多,1月18日《科普时报》头版转5版),我很欣喜,也想就抢救科技史料的紧迫性,谈点多年萦绕脑际的想法。

    老多的文章有两大看点:一是讲述了抗战期间,许多内迁的科研机构云集重庆北碚的一段辉煌的历史,当然也是久已湮没的历史。其二,本文作者老多(李建荣)是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之子,以科学家的亲属撰写回忆文章,再现了我国地震监测草创时期的艰辛与成就,提供了珍贵史料,特别值得提倡。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科学家的史料捜集、整理、出版,还未能尽如人意。相比文学界,逊色多了。仅以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为例,在中国现当代作家及文学史料方面,就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在自然科学与科学技术领域,史料积累和专题研究方面,总体而言还非常薄弱。按照世俗观念,功成名就的科学家获得更多的青睐,倒也可以理解。相形之下,一些境遇坎坷或者遭到不公正待遇的人,长期被人遗忘,时至今日,就有失公允了。因此,为所有为中国科技事业献身的科学家立传,弘扬他们的业绩,保存其遗物,加以整理,就显得特别重要,也需要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从事这项功德无量的工作。眼下,就我所知,一些科学家去世后,他的遗物中有很多日记、信函、书籍、证件等,这些珍贵的原始资料,如无有关机构保存,多半只能作为废品处理掉了。

    另外,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抢救史料,也是迫在眉睫的事。随着老一代科学家纷纷离去,曾经寄希望于口述历史的采访也因当事人的去世而中断。因此,眼下最现实、最紧迫的是动员科学家的亲属,以及他(她)的学生、同事等,进行抢救性的补救。否则,不用多久,许多史实也将湮灭了。这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抢救科技史料,刻不容缓啊!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