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安全帽无论你是站着还是坐着,突然有东西打到脑袋,当时会晕几秒钟,但人没有事。”“英国的孩子们非常喜欢看BBC播放的蓝色星球,当孩子们看着海豹吃着塑料袋死了……都哭了,他们觉得今后不能再污染环境了。”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刚在“‘迈向2035’——科技馆事业发展研讨会暨第十次科技博物馆理论研讨会”上的致辞时,例举了生动感人的例子谈及我国科技馆教育的理念,不能简单说教、简单地传输知识,而是采取更多体验的办法,来让大众加深印象。
“在中国科技馆迎来开馆30周年之际,举办面向2035年科技馆事业研讨会非常有意义。”中国科技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感慨道:1988年,在我国改革开放十周年之际,中国的大地上诞生了中国科技馆。今年是中国科技馆而立之年,宣示着我们来到了崭新的起点。我们提出让中国公众有获得感,要让世界同行有认同感,到2020年,实现我们话语权、知名度和影响力;到2035年,我们的话语权、号召力和组织力都要有提高。
的确,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科技馆,中国科技馆肩负着引领科技馆的使命,秉持“体验科学、启迪创新、服务大众、促进和谐”的理念,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普展教中心、优质科普资源研发中心和集成共享中心,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在新时代将“中国科技教育的示范者、科技馆事业标准的引领者、科学文化的国际传播者,建成世界领先的科技馆”作为愿景和奋斗目标。经过几代人的接力奋斗,自中国科技馆新馆开馆以来,在展教活动、科普影视创作和展映、网络科普、志愿服务等方面创立了鲜明的品牌,使得自身影响力不断提升。特别是中国科技馆以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和中国数字科技馆为抓手,带动全国科技馆共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公共科普服务公平普惠的“中国方案”。
殷皓介绍,自20世纪80年代起,科技馆派员赴美国、加拿大、希腊等13个国家和地区、23个城市巡展,服务国外公众累计671.8万人次,开启了“走出去”的国际科普实践和国家形象展示,至今发挥着在国际范围传播中国优秀传统科技文化的重要作用。2017年还承担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场馆创建了长效合作机制。流动科技馆于今年6月14日在缅甸进行了首站巡展,接下来要在柬埔寨、越南、俄罗斯进行巡展。
“三十年,人之而立;三十年,中国科技馆在中国大地上取得了开拓性成就。”陈刚表示,在这一轮改革大潮中间,科技馆应抓好创新,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做出的产品更加贴近公众和青少年,更加贴近前沿的科技,更加贴近学科的改革,更加吸引人;还应与国际接轨,借鉴各方面的知识,使科技馆成为一个城市最有吸引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