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4日 星期五
感恩良师 致敬前辈
□ 尹传红

    科学随想

    在中国的科普、科幻界,叶永烈曾经是一个风格独特、广受瞩目的“主力队员”;在当今的纪实文学领域,他又是一位成就卓著、声名显赫的重量级作家。在“科”字轨道上运行、“十八般武艺”几乎样样涉足的“叶永烈”,跟那位在历史深处游弋探寻、写了许多名人传记的“叶永烈”, 常常被误认为是同名同姓的两个人——叶永烈的作品覆盖范围之广、创作数量之多、产生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现身说法,人生有幸遇良师。我时常感到快慰的一件事是,自己能够在少年时代就“结识”了叶永烈和阿西莫夫。品读他们撰写的优秀科普、科幻作品,让我真切感受到读书、求知、思考和钻研问题的乐趣,进而打开了我的心灵世界,也照亮了我的前程。是啊,当一个人回首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时,能够触动心灵的记忆,往往不是他有过怎样的生活,而是那时的生活中有过怎样的希望。

    迄今我仍能记起,1979年春,11岁的我第一次读到叶永烈写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心潮澎湃,对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对科幻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还记得,少时每个月当中的某几天,在父亲下班时,我总要向他问一声“《少年科学》来了没有?”那一阵,这本杂志连载叶永烈的科幻作品,我十分喜欢、入迷,老想着能够尽早一睹为快。随后我也迷上了阿西莫夫,曾经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周都要到城里最大的一家书店中打听:“阿西莫夫那本《科学导游》到了没有?”少年时代这段心有所寄、热切期盼的美好时光,令我终生难忘!

    事实上,我“认识”叶永烈比“认识”阿西莫夫要早几年。他们都是我少年时代最为尊崇、感情也最为深重的“陌生人”。这种真切的感情,一直延续至今。几年前我曾跟一位朋友聊及“爱”,对方感慨:“……很多人一辈子连挚爱的人都没有找到。”当然,她指的是那样一种“爱”。这里,我却愿意把其范畴放宽,视为一种在承受开启心智、触及灵魂并因而怀抱理想与希望的恩惠之后,所意愿回报的那样一种“爱”。对阿西莫夫和叶永烈两位“恩师”,我抱持的正是这样一种情感。

    10年前,我在《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一书的扉页上,特意写下了一段敬语:“谨以此书献给引导我走进科学世界并改变了我人生道路的两位著名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叶永烈”。我发现,在我身边,不少我熟悉的朋友都有类似的体验。我也曾在许多个场合听到人们感慨:叶永烈不写科普了真遗憾,真想叶永烈重操旧业……

    两年前,跟科普界的几位朋友聊起一个话题:“中国科普的一面旗帜”高士其逝世后,中组部确认他为“中华民族英雄”,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也将3704号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而叶永烈一直视高士其为自己科普创作的老师和榜样。接着我们讨论:同样是以其大量优秀科普、科幻作品影响了整整两代人的叶永烈算不算“民族英雄”?我们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欣闻“叶永烈科普作品研讨会”召开,颇多感怀。这里记录一二,当也是行感恩良师、致敬前辈之礼罢。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