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国家级文保单位大生纱厂。图2:当年整齐的工人住宅,历经百年沧桑,已经成为老工房。图3:非常具有当地建筑特点的仓库大门。图4:大达内河轮船公司旧址。程萍 摄 |
萍踪悟语
谈到中国的工业文化遗产,必须首先谈大生纱厂,不仅仅是因为它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更因为它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代表。它的创办人张謇是中国第一位把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带进中国并进行工业化、现代化实践的人。2010年6月底,正值酷暑,怀着对张謇和大生纱厂的崇敬和好奇,我第一次来到南通,专程探访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工业的重镇——唐闸。
位于南通市区北郊的唐闸镇,距南通中心城区不足10公里,通扬运河穿镇而过。由于水运交通方便等条件,这里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跨过如烟的历史长河,审视唐闸近百年来蹒跚的足迹,你会发现,镇的中央有一爿只有七排低矮潮湿平房的小型住宅区,特别的古朴纤巧。老房子墙壁上的墙皮大都剥脱了,露出里面青色的砖,斑斑驳驳,和墙一样老的门,刻着沧桑与岁月的痕迹。屋顶上,青苔小草从瓦缝间探出身子,大块斑驳离弃的石灰粉表明它的年代已很久远。只是泥地上,各色无奇的花草,不问世事,不问岁月,烂漫地开着。这是一个曾经热闹的住宅小区,也是有我国第一个工人新村之称的新工房。如今,已被当地人称为“老工房”。
1895年,屈辱的《马关条约》令中国的有识之士痛心疾首,为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实业家张謇以两江总督张之洞委派“总理通海一带商务”名义,联络上海、南通商人筹集银两,在离南通城西北十余公里的唐闸镇创设纱厂,根据《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取名为“大生纱厂”,后更名为“大生一厂”。当时,与大生纱厂业务关联紧密的企业有:从事织布的大生织物公司,从事为棉花种植提供原料的通海垦牧公司,储存棉纺原料与纺织成品的大储堆栈,从事客货运输的大达轮步公司等,还有延伸产业油脂厂、设备铸造厂等工业企业。从此,这个不为世人关注的小镇,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摇篮和发祥地之一。
史料记载,从1895年大生纱厂建厂,一系列工业企业开始在这里安家落户。如资生冶厂股份有限公司、资生铁厂、大兴机器磨面厂、广生榨油股份公司、大隆皂厂、大达公电机碾米公司、大达轮船公司、颐生罐洁公司、阜生蚕桑织染公司等。同时,张謇又在唐闸镇辟道路、兴河运、开埠通商,至20世纪初,唐闸逐步成为新兴的工业城镇。1905年至1913年,张謇在南通先后建成四条公路,即天生港至唐闸的港闸路,南通城至唐闸的城闸路,南通城至狼山的城山路,南通城经芦泾港至天生港的城港路,共长34公里,使城、厂、港、山之间的交通构成一体。工业原料和产品从这里进进出出,水陆车船来来往往……一个曾经荒僻的乡野小镇变成名扬一时的“小上海”。
此后数年,张謇在兴实业、办教育的基础上既继承历史传统,又兼容西方风尚,创造性地开展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逐渐将唐闸镇建成了一个以大生纱厂为核心的产业配套的卫星镇,镇西为企业集中地,镇东则是生活配套设施,除了新工房,还有医疗诊所、俱乐部等,影响遍及全国。张謇还以天生港镇为基地发展电力与航运事业,以狼山镇为基地发展宗教与休闲,南通城则为市民集中居住之所,形成以南通城区为主体,“一城三镇、城乡相间”的独特城市格局。这一格局,把世界近代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诸多要素包容其中,办工厂、开农垦、修水利、兴教育、发展交通,振兴商业、改善环境、推动市政建设,筹建电厂、电灯电话公司等等,集多方面的成就于南通一地,开花结果,泽及后代。张謇通过中国近代史上这一了不起的“早期现代化试验”,将滨江临海的南通建成为一个“新世界的雏形”。与此同时,他努力实践“父实业、母教育”的思想,创办了私立实业敬孺中学(现南通市第二中学);唐闸私立实业小学(现通棉一厂第一工人子弟小学);私立唐闸工人子弟小学;大生纪念小学(现南通市国棉一厂第三工人子弟小学)等一批学校。
以唐闸镇为代表的南通工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完整性和独特性,整体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气息和社会文化风貌,已成为民族工业个性与地方特色的标识和坚守,也是城市记忆保持最丰富最完整的地方,几乎涵盖了国际上对工业文化遗产界定的全部内容与价值指标,堪与已获得世界文化遗产殊荣的英国近代工业市镇索尔泰尔和新拉纳克等媲美。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