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29日 星期五
不会轻功照样“水上漂”

    在武侠小说中,轻功高强的武林高手轻功了得,常常是轻点水面就能“漂”到河对岸,令人羡慕不已。但其实这种能“水上漂”的绝技,在生活中也能实现。只需要将厨房中用来勾芡的玉米淀粉,与水按体积比2:1混合起来,得到的那一坨黏糊糊的液体,就能实现“水上漂”这项独门轻功。那么为什么我们跳进水里1秒钟就会沉底,而在玉米浆糊里面却能实现“水上飘”呢?这是因为,玉米浆糊属于一种“非牛顿流体”。

    啥叫非牛顿流体?

    早在17世纪,物理学家牛顿对“水“这个最普通的流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因此这一类物质就被称作“牛顿流体”。它们的黏度不受各种外力影响,只会因温度影响变得“越热越稀”。而“非牛顿流体”,顾名思义,就是它们的黏度会随着不同的状态而改变。

    非牛顿流体有什么特性?

    这类物质有很明显的特征——吃软不吃硬。比如你将手慢慢伸进玉米浆糊中,浆糊会直接把手“吞没”,这时的浆糊就像是液体。但是如果你用力敲打它,它就会突然变得像固体那样坚固,甚至在上面蹦蹦跳跳也可以。而如果你把这个浆糊放在手里揉搓,它就会被团成一个球。这种越搅越稠的“非牛顿流体”我们把它称作是“剪切增稠流体”。

    当然,除了“剪切增稠流体”,还有性质恰好相反的“剪切稀化流体”——越是搅拌、摩擦,它们的黏度就变得越小。虽然“剪切稀化流体”这个名字听上去感觉挺非主流,但是却广泛的存在我们身边。比如餐桌上的番茄酱就是剪切稀化流体,猛地拍打、甩动瓶子,它就会流动得更快。洗发水、沐浴露之类的东西则是故意被设计成剪切稀化流体的。当不受力时,它们是很粘稠的状态,这样倒在手上也不容易流走。而在身体上用力涂抹的时候,又能把它们变稀,很轻松就能涂开。另外,危险的“吃人”沼泽中的泥浆也是“剪切稀化流体”。所以,当不小心陷入沼泽后不要用力挣扎,不然就会越沉越快。遇到危险时,我们应该像仰泳那样尽量平躺在上面,向边缘缓慢滑行,找机会脱身。

    我们发现科学,了解科学,利用科学,不仅能让人们的生活日常更加方便快捷,还能提升生活质量。近期,辽宁卫视《奇幻科学城》节目邀请到来自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姜楠教授,他将带领我们认识这个平常又不普通的物质——“非牛顿流体”。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