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8日 星期五
搭建中间平台 开发中国科幻IP
□ 董仁威

    中国科普研究所特约刊登

    为促进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5月18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时光幻象公司承办的“打通科幻产业化的瓶颈 促进科幻IP转化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原创科幻文学现状

    科幻产业对科幻IP的要求是很苛酷的,当中国影视界认识到科幻是中国影视的下一个热点后,纷纷把目光投向科幻,但是,却苦于找不中国科幻IP的资源。

    是不是中国的科幻很落后,找不到科幻IP的资源呢?

    答案是否定的。中国科幻几经曲折,如今已进入初步繁荣的黄金时代,出了许多优秀的原创科幻作品,除了获得了世界雨果奖的刘慈欣的《三体》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以外,还有一批可与他们比肩的作家和作品,比如,中国当代科幻四大天王之一、核心科幻(俗称硬科幻)的旗手的王晋康的《蚁生》《十字》《天父地母》《豹人》等,四大天王之一、社会型科幻(俗称软科幻)的旗手韩松的《红色海洋》《驱魔》《火星照耀美国》等,中国科幻更新代的旗手、科幻现实主义的倡导者陈楸帆的《荒潮》等,都是具有世界水平的作品。还有一批中国更新代、全新代的80后、90后、95后的新锐科幻作家和作品,使中国科幻后劲十足。

    中国还有一支少儿科幻作家大军,粉丝上千万。其中中国当代少儿科幻领军人物杨鹏的少儿科幻丛书《校园三剑客》,销售量超过500万册,还有中国当代少儿科幻代表作家尹超侠的《少年冒险侠》系列,马传思的《冰冻星球》,陆杨的《奇迹之旅》系列等,都是具有很高水平的作品。

    搭建科幻IP的中间平台

    科幻IP是一个没有定论的概念,我这里讲的仅指有转换成科幻影视、动漫、游戏及各种衍生品潜质的原创科幻文学作品(科幻小说、科幻文学剧本等)。

    并不是所有的原创科幻文学作品,特别是科幻小说,都能转换成科幻下游产业产品的,它必须具有可以转换为科幻产业下游产品的潜能。转换的要素是科幻影视需要的形象鲜明的人物,震撼人灵魂的感情线,流畅有趣的的故事,与故事水乳交融的科幻设定,富有哲理的人文内核。

    中国当代许多优秀科幻作品,大多有科幻IP的素质,只是缺乏识货之人,虽有“千里马”,却少有“伯乐”,科幻下游产业找不到科幻IP资源,叫苦不迭,不少影视公司放弃了发展科幻影视的初心。

    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科幻文学和科幻影视的创作方法有很大的区别,使其开发成科幻下游文化产品的潜质难以被人发现,“藏在深闺人未识”。

    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的短板在于缺乏上游原创文学作品向下游科幻产业产品转化的中间平台。时光幻象公司从2016年开始,开辟了原创科幻小说转化为科幻IP的中间平台,先后成功地将何夕的长篇科幻小说《天年》、中短篇科幻小说《爱别离》,韩松长篇科幻小说《驱魔》等共17部原创科幻文学作品中介售出影视、动漫、游戏及其他衍生产品的改编权,进入生产科幻下游产品的程序。

    创新科幻IP中介平台模式

    在创建科幻IP中介平台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专家层层筛选,提炼出一批有改编成科幻影视动漫游戏及衍生品潜质的原创科幻文学作品(包括小说和剧本),一方面组织力量(包括作者本人)将其疏理出故事脉络,改编成一个个有流畅故事的文学脚本,具备科幻IP的基本素质,供科幻产业下游企业在选购时参考。

    时光幻象科幻IP工作室,发动专业和业余作者,从近200部作品中,提炼加工出有完整流畅故事的第一批35部科幻IP文学脚本,实行公开招标,投放市场后受到热烈欢迎。

    这只是我们的一种尝试,我国不少以科幻IP转化为主业的文化公司,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科幻IP转化平台的模式,所以,这次研讨会,可以交流经验,促进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

    (作者系时光幻象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主要创始人之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