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06日 星期五
信息无障碍距互联网通途有多远
□ 科普时报记者 马爱平

    “中国互联网的信息无障碍工作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产品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信息无障碍,很多产品没有意识到障碍群体庞大的用户量,往往到了使用环节,收到用户大量反馈,被提醒信息获取困难,才开始考虑做无障碍”。

    信息无障碍工程师刘彪,对当下互联网信息无障碍遇到的问题做出如此诊断。

    3月28日,在由中国信息无障碍产品联盟举办的首届科技无障碍发展大会上,刘彪告诉科普时报记者,很多产品还没有把无障碍纳入产品研发流程,一旦大改版或者人员架构调整,产品无障碍很有可能出现倒退。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深圳信息无障碍研究会首席专家张昆说。

    张昆的同事和朋友有一部分是视障人士——盲人或低视力。

    “此次,我们发布的中国第一本信息无障碍专业图书《信息无障碍——提升用户体验的另一种视角》,就是想提倡所有人都能通过互联网平等地获取信息。”张昆说。

    刘彪也就职于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该机构于2005年成立,是国内最早专注信息无障碍的专业机构。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如果能将信息无障碍加入到产品设计流程中,在产品设计初期就考虑进去,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刘彪说。

    在研发中,刘彪也发现好心办坏事时有发生。“理解标准、了解用户、合理设计、正确实现,一个也不能少,好心也要有方法”。

    移动互联网的交互方式不断在变化更新,使用环境越来越复杂,这对信息无障碍也提出了挑战,如何让这些变化多端的交互方式能够被不同的人群顺畅使用。

    “新技术的出现为信息无障碍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物联网的出现,让智能家居成为常态。在智能家居中,障碍并不仅仅是上网获取信息,而是更多地扩展到智能设备的使用,例如,空调能不能无障碍操作、洗衣机能不能无障碍地选择洗衣模式等,这些都需要突破。”刘彪说。

    在刘彪看来,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出现多感官的交互,比如通过眼神来读取大脑的思维,通过表情来判断人的内心情感等等。但是这个时候,针对不同的障碍人士,比如视障人士,又会产生新的障碍。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