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5年来,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GDP)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
年年政府工作报告都讲到GDP,它几乎渗透到了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可又没有多少人真的弄清楚什么是GDP。今天老房这个国民经济统计科班的人,就给诸位道一道GDP的前世今生。
简单来说,GDP就是指一个经济体一定时期新创造的财富价值。比如1956年中国的GDP是1000亿元,2017年是82万亿元,都是指在全中国有效管辖国土范围内,一年中创造的新财富量。
理解GDP,就需先认识它的孪生兄弟GNP。中国GDP中文名字叫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范围包括在华的所有经济主体所创造的新增加财富,如外国人在中国的劳动所得,经营所得都计入中国GDP,而中国人在海外创造的财富则不计入中国的GDP。与此相对应的GNP,在中国则叫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范围包括所有中国公民及其控股的经济主体所创造的新增财富量,但不包括外国人及外资企业在中国创造的新增财富量。GDP与GNP并不相等,通常接受外商投资多的经济体GDP会大于GNP,如中国的GDP比GNP一般要多出3~5万亿元,而对外投资多的经济体GDP会小于GNP,如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中国近年来海外投资大幅度增加,中国GDP与GNP的差额正在逐渐收窄,说明中国海外财富贡献在不断增加。
中国的GDP也好,GNP也罢,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两套统计体系。1985年之前,中国大陆对国民经济核算源于前苏联与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物质平衡表体系(MPS),1985-1992年逐步与联合国推荐的源于市场经济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接轨。1992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正式开始在中国实行SNA体系,GDP成了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指标。1993年起,国家统计局完全摈弃MPS核算体系彻底转向SNA,这样中国经济增强了与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的可比性。
MPS体系与SNA体系,除了理论基础不同外,关键是在MPS体系中不计算劳务价值,仅计算物质产品,SNA体系计算劳务价值。形像地说,在MPS体系中,生产线上的工人劳动因有物质产品产出,所以计入财富创造,而百货商店的售货员由于不生产物质产品,其劳动则不计入新的财富创造之中。在MPS体系中,只有农业、采掘业、工业、包装业等少数部门的贡献才计入GDP或GNP。
中国全面废止MPS体系,全面采用SNA体系后,一方面实现了与国际社会的接轨,更重要的是更为准确、全面地统计了新创造财富的实际数量,为我国制定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按照SNA体系调整后的中国GDP,不仅实现了与国际上的横向对比功效,而且实现了与自身的纵向对比功效。截至2018年1月,中国GDP过去8年净增加量超过美国,相当于再造一个日本。
GDP或GNP虽屡遭诟病,也确有一些地方掺水,但仍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状况的最重要指标。所谓“发展是硬道理”,GDP就是最好的证书。
回看中国近70年的发展,GDP就如一道轨迹清晰无比。从1956年突破1千亿元,到1982年突破5千亿元,我们用了26年时间;从1982年的5千亿元到1986年10,309亿元,我们只用了4年;从1986年的1万亿元到2001年过110,270亿元,我们只用了15年。其后的2012年过50万亿元,达到534,123亿元;2014年,中国GDP总量达到636,139亿元;2015年,中国GDP总量达到676708亿元;2016年,中国GDP总量达到744127亿元;2017年,中国GDP总量达到82.71万亿元,同比增长6.9%。
当然,看一个经济体的GDP,不能光看总量,还要看人均GDP水平。尽管中国人均GDP2017年只有不足6万元,与发达国家尚有不小的差距,但自身纵向的提升还是令人瞠目的。按人民币计算:1982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500元,达到529元,从1952年人均119元到1982年人均突破500元总共花了30年时间。1987年首次突破1千元,达到1,116元;1995年破5千元,达到5,074元,从1987到1995年的8年时间年均实际增长为8.6%。2003年首次突破1万元,达到10,600元,从1995年到2003年8年,年均实际增长7.9%。2013年中国人均GDP为30,015元,2014年达到46,628元。2017年达到59400多元。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又有不少学者建议使用“绿色GDP指标体系”,即把环境成本、生态成本作为GDP减项,使盲目追逐GDP的冲动降下来。
套用一句流行语:GDP不是万能的,没有GDP的经济体是万万不能的!
(作者系科技日报社副社长,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发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为金融学与创新经济学,为国内科技金融理论拓荒者之一。 著有《房汉廷文集》《现代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证分析》《外商投资企业分析》《中国企业金融制度创新》等著作2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