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
呼吁科研人员进行科普创作,促进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共同发展,成为当前科普工作的一个趋势。科普创作,需要将科研体系下的科学知识,通过浅显生动的语言和故事转化为普通公众能够理解的内容,在科学性以外,通俗性和趣味性也是重要的衡量的标准。科普创作,本质上是一项创造性和艺术性很强的活动。很多科研人员是理工科研背景出身,有着丰富的科研论文写作经验,相对而言,在艺术性的文学写作方面经验则稍为欠缺,从科学家到科普作家需要一些身份的转换,这种转换不仅包括写作方式方法的转换,而且包括写作思维、面向对象乃至理念的转变。
近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面向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创作的调查显示:我国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创作,仍以传统的科普文章、科普图书撰写出版为主要形式,科普视频、科普动漫、科普影视、科普剧等新的科普创作形式比例很少。同时,科研人员发表科普作品的渠道主要为两种,一个是传统的报纸、期刊等载体(45.75%),另一个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45.3%)。
相比2008年的一项调查(科研人员发表科普作品的主渠道为报纸和期刊,比例60%以上,图书编撰是第二渠道,比例约为47%,而网络等平台比例仅为20%左右),我国科研人员发布科普作品的渠道已有较大变化。这与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涌现密切相关,人们的生活、信息获取及沟通交流等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科普也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成为科普作品发布的主渠道之一,正是这种新变化和新需求的反映。
在科普信息化的新形势下,公众对于科普作品的多元化需求也越来越显著,以科普文章、科普书籍为主的传统科普创作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对科普的需求,科普创作者们需要把握新时代的新特征,创作更能满足公众需求的让公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的科普作品。
因此,要促进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创作,非常有必要提供相应的服务与支撑,依托科普创作机构,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构建科研人员科普创作服务平台,可能是一个可行的途径。一方面,依托平台面向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创作培训,帮助提高科研人员的科普及科普创作技能,培养科研人员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除科普创作方法、技巧外,新时代背景下科普创作的新特点、不同科普作品受众的特点及其需求等,都是科研人员(乃至科普创作人员)开展科普创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和强化的方面。当前很多受公众喜爱的科普小动图、小视频,以及一些利用AR、VR及MR等技术手段的新形式科普作品,能让公众一目了然、耳目一新地学习到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依托平台为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创作提供便利,为科研人员提供与科普作家、出版者、媒体乃至相关企业和人员沟通与对接的渠道,帮助科研人员找到相匹配的合作方开展合作创作乃至融合创作,帮助促进科研成果的科普化(乃至进一步地科普成果的商业转化),也是促进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创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研究与交流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