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定真在校园里与学生交流 |
时报特稿
天气预报如果充斥着大量“副热带高压”“江淮气旋”等专业词汇,那么它离其服务的普通大众就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中国气象人一直都在为这些科学知识的传播不断努力。朱定真认为,天气预报也是一种科学传播,真正的科学传播是要在保持科学性的前提下,与传播需求相互妥协的过程,科学家要扔掉专业词汇,采用深入浅出的通俗语言,把科学知识真正的传播出去,让大众理解和接受。
科学传播=科学+传播
我与媒体结缘始于1992年。那一年我到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做访问学者,正好碰到美国历史上最强的一次台风(在美国叫飓风)“安德鲁”正面袭击我当时所在的城市迈阿密。我亲眼看到了台风登陆时昏天黑地,火球四起,雷达被掀翻,汽车上墙的景象,也注意到在特大灾害面前新闻媒体的作用。
当时,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专门辟出一块场地,给媒体用作新闻区;记者就睡在我们办公室的地上,台风专家不时地在那里向记者发布信息,记者则通过电视、电台传达给大众:目前台风中心到哪里了、风力有多大、大概多少时间影响到某个地方、人们应该向哪个方向和位置撤离等等。
此刻,电视里其他节目都停播了,只有台风消息被不停地跟踪报道、滚动播出……其实,那一次事先预报的台风路径并不特别准,但是后面的服务跟上了,电视台、电台的连续跟踪报道及时弥补了预报的不准确,使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亲历了美国历史上罕见的“安德鲁”台风(为了永远记住那次台风的“威力”,“安德鲁”的名字从台风命名列表中取消了),同时也了解了媒体对气象灾害警报的服务作用,亲身体会到气象与媒体结合、媒体为气象服务的重要性。
回国后不久,我走上了业务管理岗位,作为分管预报业务的副台长,常常要接受媒体采访。刚开始面对媒体的时候,我说的是“天气会商”时用到的专业术语,比如“副热带高压”“江淮气旋”等专业词汇。可是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听不懂,一遍遍地反复追问,我也只能反复解释。
后来,我试着“换一种花样去说”,不用专业术语,而是改用大众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效果大大改善了。逐渐地我相信,科学传播就是在保持科学性的前提下,与传播需求相互妥协的过程,科学家要扔掉专业词汇,采用深入浅出的通俗语言,把科学知识真正的传播出去,让大众理解和接受。这大概就是我进行科学传播的第一步。
从“天气预报员”到“科学传播人”
一名天气预报员与一位科学传播人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在我眼里,所有的气象服务与科普工作,都是互相依托而存在的——要做好气象服务,不仅要做一名优秀的天气预报员,还要成为科学的传播者,将预报工作的结果以恰当的方式告诉公众。
气象服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预报工作做到防灾、减灾,所以气象的预报、预警信息只是单纯地传播出去是不够的,还要让公众在得到信息的同时,可以理解其内容,懂得如何去使用,这就是我们做气象服务的宗旨。如何将科普理念融入日常气象服务中,让公众更好地接受气象服务信息、理解信息,从而达到有效防灾减灾的目的,既是我从事气象工作多年来一直考虑的问题,同时又是激励我进行科学传播的动力。
当了几十年预报员出身的我坚信,专业工作人员与科学传播者这两个身份并不对立,只要保持热情,注意积累,就能将预报员的工作经验很好地融入科普工作中。在过去的这些年中,我尝试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科普工作。我曾策划大型科普影片,深入学校、贫困地区进行科普讲座,同时还在主流媒体上对重大气象灾害进行解读等。
不得不说,进行科普工作并不容易,最突出的困难就是时间不够用,不仅策划影片、进行讲座这些科普工作本身耗费时间,其背后的准备工作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持续地进行科普需要科学传播者持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仅要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让自己的知识储备跟得上科技的发展,同时也要不断学习传播技巧,掌握最新的传播途径,甚至还需要了解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等。例如,在气象服务工作中,我们常常要狙击各种各样的谣言,这时我们不仅要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和辟谣,同时为了真正做到把谣言“拧”过来,还要分析为什么大众会对谣言感兴趣,考虑通过怎样的传播方式进行辟谣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值得欣慰的是,多年的科学传播工作转化成了丰硕的成果。我任总策划的大型科普影片《变暖的地球》和《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分别获得了第28届、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科教片奖,宣传片《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被翻译成四种语言,在历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播放;我个人在2015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15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物”,还在2016年获得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十二五”实施工作先进个人表彰。这些奖励和荣誉让我知道自己的科普工作得到了社会和公众的认可,也激励我继续前行。
再接再厉,砥砺前行
中国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知识可谓“堆积如山”,可是相应的科学普及却“十分匮乏”,国民科学素养水平亟待提高。“科学传播人”不仅要懂专业领域知识,也要有政治责任,还要热衷科普,能够深入浅出,将最新的科学知识以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简要表达出来,最终真正实现科普的目的。作为一位“科学传播人”,在十九大精神鼓舞下,我一定会坚持继续扎扎实实、平平凡凡地做科普,希望能为大众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