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2日 星期五
科学文化在中国还很脆弱
□ 袁岚峰

    理论探索

    中国科普研究所特约刊登

    在我们的媒体上和公众的想象中,科学家有着典型的刻板印象。最常见的是完全不通人情世故的“傻子”,走路撞树的那种,陈景润是典型。

    好吧,“傻子”和“疯子”,你愿意选择哪个?

    我们当然知道,这些都是可笑的歪曲。但要让媒体和公众认识到科学家的真正形象,就需要去直接跟他们交流。实际上,许多媒体和文化工作者也很希望跟科学工作者交朋友,了解科学家真正的生活,而不是闭门造车。

    我一直想向公众传递的一个信息就是:科学家既不是“傻子”,也不是“疯子”,而是正常人。

    为什么科学家的形象会被扭曲得这么厉害?对此可以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看。

    历史上,是欧洲最先发展出了近代科学,然后向世界各地扩散。中国没有自发地发展出科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的成分是很弱的。四大发明等等固然很伟大,但那些都是技术成就,而不是科学。

    中国的科学文化是引进的,基础并不牢固。直到现在,都不能说科学文化已经在中国站稳了主流。一有机会,各种反智主义就会盛行。诸位应该都看到过许多嘲讽博士的段子,什么自由落体的水滴啦,电风扇吹肥皂盒啦,反映的就是这种心态。

    比段子更严重的是,政府制定的一些政策,已经在向削减科学教育的方向走了。科教提供的高素质劳动力,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基础。但显然有些政策制定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正在干着自挖根基的蠢事。

    我对许多流行的教育理念和政策都有批评意见。在这里,我只打算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跳级的问题。在我上世纪8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从国家到学校都很鼓励跳级,所以我能够从小学到初中连跳四级,14岁时进入科大。而现在的潮流完全反过来了,绝大部分地区和学校不允许跳级。许多学生早已完全掌握了所在年级的学习内容,却只能做低水平的重复,不能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

    世界上总是有些早慧的人,他们应该得到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拔苗助长是错误,有好苗而不许长更是不可思议的错误!

    另一个是学物理的人数问题。例如,最近许多媒体都报道了浙江省教改导致选考物理的学生大幅度下降的消息。我见到的科学工作者,都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清华大学的朱邦芬院士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减负”误区及我国科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大声疾呼道:如果中国将来的领导人、各级公务员、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媒体从业者、技术工人,以及广大老百姓大多是“科盲”,缺乏科学精神,中国将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

    2017年10月28日,高能物理所张双南研究员在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演讲时提到,他的许多同事特意请他在这个场合代表自己,公开表达对浙江省教改的反对和忧虑。

    最近,浙江省教育厅对反对意见做出了回应,一定程度上做了回调。这固然值得欢迎,但仔细看看,这个回调的幅度还是很有限的,远不足以矫正恶果。

    这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说明科学文化在中国还处于多么脆弱的地位,一不小心也许就会自废武功。

    要改变这种状况,归根结底还是要靠科普,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如果政策制定者都懂得科学,尊重科学,我们国家的发展自然就走上正轨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时地蹦出个幺蛾子,令人担惊受怕。

    通过科普,我们才能够对国家和社会留下更加长久的影响,让科学文化真正在中国扎根,这是科学界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正如那两句诗所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