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参加了一个健康论坛,多位医学营养学界人士发表了演讲,内容都很接地气,科普性很强。
最后登台的是一位女士,自我介绍是“80后”,演讲主旨是呼吁“食品加工回归真实回归自然”。在讲到食品产业化时,她举例说,一个13岁的男孩因痴迷可乐,最终喝出了糖尿病。在讲到现代化生产时,她痛心地说:“再也吃不到小时候的西红柿了!”她愤懑地诘问:“难道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科技吗?”
听着台上的慷慨激昂,我在心中感慨万千。她的讲述很真诚,但科普是社会教育,在自媒体发达、信息满天飞的今天,只有拨云去翳、厘清真相,科普才能真正科学普及!13岁男孩的案例,让我想起了另一个8岁男孩。
一位“专家”在节目中号召人们多选有机食品,以避免加工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在列举了食品添加剂的诸般不是之后,这位“专家”举例说,一个8岁的男孩,记忆力突然下降,医院检查发现,孩子脑细胞的衰老程度已经达到了68岁。医生一问才知道,男孩多少年来就没喝过水,都是喝饮料。“专家”愤恨地说:“你想想,那饮料中有多少食品添加剂呀!”
“专家”的评价传递给人们这样的信息:食品添加剂不是好东西!
事实上,“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国际食品添加剂联盟的一位权威人士的话,因为“动物有什么吃什么,而人类的食品是经过加工的,这加工的过程就是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过程!”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加工业,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产业,没有食品添加剂,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匮乏、单调和索然。迄今为止,在我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没有一件是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都会变得难看、难吃、难以保存。
所以,8岁男孩记忆衰退的罪魁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他的饮食结构出了问题,是他的消费选择发生了错误。而节目中那位“专家”却把饮食不科学造成的恶果嫁祸给了食品添加剂,实在是板子打错了地方。
由此推之,“80后”女士对科技发出的拷问与节目中那位“专家”对食品添加剂的鞭笞亦无二致。
这位“80后”女士或许根本没赶上吃陈化米,所以她可能理解不了那时的人们连发霉的粮食也舍不得扔掉。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为了填饱肚子,人们是不太顾得上安全的。有很多人认为那时候农村的蔬菜都是“绿色的天然的”,当然会有这样的蔬菜,因为那时候没有现今的环境污染和工业废水排放,但那时为了保产,都使用高毒农药,如今这些高毒农药都不用了,很多90后、00后甚至不知道敌敌畏、六六粉是什么。退一步说,就算“从前”都是天然的、绿色的、好味道的,那么今天还有没有人愿意回到那个拿着购物票满街寻物的贫乏年代呢?
为什么当时那样贫乏?除了政治原因外,低下的生产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改革之初的口号就是——科技就是生产力!
不要说其他领域,仅就“吃”而言,科技让我们受益无穷享用无限:科技让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科技为我们成就了丰富的食品品类,科技助力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吃上四季食物,科技帮助我们得以品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食品,科技支撑我们开发出了过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美食……
我们不需要科技吗?
就说西红柿吧。现在的西红柿确实没有我们小时候品尝过的那种味道了,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农药、化肥等“科技”手段的摧残。事实上,西红柿味道的缺失,是由于人们在现代育种中过于注重产量、外观等商品品质,从而导致了控制风味品质的部分基因的位点丢失,造成了13种风味物质的含量在现代西红柿品种中的显著降低,最终致使西红柿口味下降。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它是中美科学家历时4年协同攻关共同发现的“科技成果”。
科技帮我们找到了西红柿味道变差的原因,也就为人类按图索骥培育美味西红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线图。难道,这不是我们需要的科技吗?!
我们不能把不科学的消费选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身心伤害归罪于科技,归罪于现代食品加工的产业化。
不是科技错了,是我们人做错了!
科技可以改变生活,但人可以,也应该学会选择生活!
科普不能倒果为因。做科普的人更不能把板子打错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