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苑视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在“科技三会”上发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动员令。
应该说,科普的春天已经到来。
那么,怎样做强科普一翼,让她与科技创新比翼齐飞,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呢?
我认为,新时代的科普应该具有新的历史定位,具有新的发展目标和新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已经为科普进行了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也指出了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这就是“两翼论”和“同等重要论”。接下来,应该启动新引擎,开足马力,向着新的目标前进。
发展科普产业就是新时代科普发展的新引擎。这是因为:第一,依据新时代对科普的定位,科普这一翼还很弱,难以与另一翼双飞,这就要求大力加强科普能力建设。而按照传统的科普事业发展的思路,无论是动力还是机制,无论是市场还是效果,都难以实现目标。必须引进新机制,即市场机制,启动新引擎即产业发展动力。
第二,科普产业与科普事业是相互促进的。科普产业为事业发展提供产品、活动、人才,科普事业为科普产业提供政策、市场和发展引领。只有科普事业发展了,才能为科普产业提供基础和市场保障,同样,只有科普产业发展了,才能为科普事业准备优秀的人才和优质产品资源。
第三,科普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文化产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必经之路,也是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点睛之笔。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而发展以科普、科技产业为载体的科学文化产业,显然是跟人类文明进程的方向一致的,也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更是满足人们多样化需要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
第四,科普产业实体是科普技术创新主体之一,也是科普理论的源泉之一,更是科普产品创新的动力之源。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科普创新的主体也离不开企业,没有科普产业及其“细胞科普企业”的发展,就难以产生高质量的科普创新。
科普企业的创新同样离不开技术创新,科普企业的核心技术是科普技术,包括科普创作、传播、教育、宣传、推广、终端呈现技术。现代科普是多种技术融合、创新的结果。以科普创作为例,科普创作是科普的核心技术,是传播的源头。只有好的科普作品,才能进一步制作出好的科普产品,才能创造出强劲的需求。而要创作出好的科普作品,要求科普作者不仅是各行各业各个专门学科的专家,具有专门的知识,还要懂得科普创作的技巧,掌握科普创作技术。比如对医学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不仅要知道书本上的知识,还要能把知识转化为技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要有人文情怀,知道公众的需求和担忧,才能有效地写好医学科普作品。
目前,我国的科普产业虽有一定基础,但是,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与新时代中央对科普工作的定位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科普的需求相比,差距十分巨大,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因此,我们要大力研究,敏锐地及时地启动科普产业这个促进科普发展的引擎,通过政策、投入、市场来促进科普产业发展,真正做强科普一翼,实现科普与科技创新比翼齐飞,使科普真正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