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讯日前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和常州市政府共建的国家ITS中心智能驾驶及智能交通产业研究院,落户江苏省常州市天宁。不远的未来,常州将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示范城市。
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叶佳勇说,智能驾驶是个大概念,大致可分为5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为辅助自动驾驶、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彼此并非完全独立,有互相重合交叉部分,最高级别的完全自动驾驶已可用于简单场景。
除了核心技术的研发,研究院当前的主要职能是为智能驾驶行业提供顶层制度设计、行业准入服务、监管平台支撑。
“太多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政策、准入、监管的基础环境,再好的科研成果也走不出实验室,出不了产品,到不了市场。”叶佳勇表示,“研究院就是一个要素整合和能力输出的平台,三项服务连接的是各个制造业,最终形成一个生态圈。”
据数据统计,安装了智能驾驶设备,车辆反应速度提高4倍,长途行驶油耗下降20%,全国一年可节约1000亿元的运输成本。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行业标准,我国将陆续对长9米以上的交通行业运营车辆安装安全智能辅助系统,用于道路位置保持和速度保持。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劲泉说,智能驾驶技术代表着全球当前新一轮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智能驾驶在2010年后开始迅速兴起,业内预计在2020年将到达临界突破点,2025年迎来全球大规模增长。
叶佳勇说,国外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和应用,我们要做的是不断赶超,做自己的系统集成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就是要把芯片与控制系统耦合,与车辆组装,在运行中采集数据并传回自己的管理控制平台。
人工智能运用到围棋上有了难以战胜的AlphaGo,运用到驾驶上就是经验丰富的“老驾驶员”,这其中的关键都是数据的不断累积。
叶佳勇说,别小瞧数据采集这一步,数据是基础,有了数据的支撑才能把准智能制造的方向。有些行业由于没有自己的平台,数据常常传到了国外,命脉掌控在别人手上。研究院将通过制定国内的“游戏规则”,争取国际话语权。 (陈凝 房宁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