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夜,北海道飞往上海的飞机上,一名男士被空姐唤醒:“廖医生,机上一名男孩发生不适,请你去看看他。”男士叫廖骞,是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综合科主治医师,也是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青年医师,之前已申请成为空中医疗专家。这是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和航空公司共同组建发起的空中项目,“自动识别医生身份”这一模式,登机后自动识别医疗专家的身份,所以空姐能第一时间找到他。既免去了广播找人的麻烦,也能让病人得到快速诊疗。
《工人日报》刊发罗志华署名文章,他认为,如果这种模式能得以推广,将来在火车和飞机上,或其他公共场所,再有人突发疾病时,就会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救助。
此外,这种模式还具有一定备案作用。由于医生有执业地点的限制,医生在外地救人是否合法,一直存有争议,这也成为某些医生不敢出手的一大原因。假如这一模式的具体规则,能赋予医生在公共场所行医的权利,便可消除医生的这种顾虑。更重要的是,当医生救治他人成为一种“组织安排”,且医生的身份真实可查,将有助于维护医生的相关权利,避免出现“救人反被讹”等情况,也有利于宣扬典型、弘扬社会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