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3日 星期四
游走在科学与政治之间

    自2000年以来,为收集中国当代科技史的素材,我有意识的对科技知识分子开展了访谈工作。十多年下来,经我访谈过的科学家、教授或科研管理干部不下百位,整理成文的访谈稿,也有好几十篇之多。本书主要介绍20世纪中国科学界的人和事。在前面几篇中,按所述主要事件的发生时间,分别介绍几位科学家的成才之路,或他们留学归来后筚路蓝缕开展科研工作的艰难历程。

    郑哲敏院士回忆了他通过层层测试考取扶轮社奖学金去美国留学的过程,在加州理工学院期间他与其他留美学子的交往,台湾以私人交往形式和大陆以组织形式对海外学子的争取,在回大陆、去台湾和留美国之间不同学子所做的选择,麦卡锡主义对加州理工学院的影响等。

    邹承鲁院士回忆了他从军远征,考取英庚款出国留学,回国后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在人工合成胰岛素等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的经历。他还对影响个人成才,尤其是影响中国科学健康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重点介绍了为维护科学尊严,他与政界、商界、科学界一些不端人员多次论战的经过。

    接下来是科研管理干部和科学家对所在机构一些人和事的回顾。有“活字典”之誉的薛攀皋先生长期在中国科学院院部从事管理工作,本书收录了对他的四次访谈。第一、二篇分别介绍他亲历的1962年的广州会议、1964年的北京科学讨论会,均有独到视角。第三、四篇分别介绍他所了解的心理学科在中国、学术领导在中国科学院的坎坷历程,许多戏剧化的场景让人感到既好气又好笑。

    一次成功的访谈,必然是良好合作的产物。不但需要记忆、表达能力均强的亲历者作为受访人,还需要受过良好训练、有平等对谈能力的访谈整理人。访谈整理人需要设计整个口述历史研究计划,选择和联络合适的历史当事人进行访谈,并在访谈前查阅大量的档案文献、准备众多细致的问题,在访谈中随机应变利用受访人的只言片语钩沉出一些鲜为人知的有价值的史料,在访谈后通过加注的方式进行大量的补充、印证、甄别、文字加工工作,将访谈稿整理到既真又美(至少不丑)、值得向学术界推荐的水平。以上每一个步骤都有难度。为了说明这一点,本书还在访谈稿之后,附录了一篇介绍口述历史研究心得的文章。

    鉴于留存前人骨灰的意义较小,作家王力雄曾提出建立“灵魂纪念馆”,专门保存他们口述的人生经历的设想。我很赞同这个建议,很愿意和同行者一道,继续为这类为国民存信史的功德无量的事业添砖加瓦。

    文/熊卫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