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故居 |
同样在中央研究院,离胡适故居不远的一个小山坡上是蔡元培纪念馆。由于蔡虽担任过中研院的院长,但却从未到过台湾,蔡元培纪念馆的陈列显得相对简单。蔡先生半身塑像背后那句“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名言在大陆高校几乎家喻户晓,“思想自由”更已成为很多大学的经典校训,但不知还有多少人知道同样刻在蔡元培纪念馆墙上的下面这句“自由”之言:“人之思想不缚于宗教,不牵于俗尚,而一以良心为准,此真自由也!”
林语堂故居坐落在春和景明、青翠欲滴的阳明山上,这个以白色为基调、中西合璧的院落成为林语堂一生周游世界之后最终落脚的所在,林氏著名的“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著宇宙文章”的自诩之言就在通往阳台的大门上。但更吸引我的是饭厅墙上林氏在《生活的艺术》中谈吃的一句话:“屈指算算生活中真正令人快乐的事物时,一个聪明的人将会发现‘食’是第一样。”这也让我想起林氏另一句类似的名言:“任何民族,倘不知道怎样享口福,又不知道尽量图人生之快乐像中国人一样者,在我们看来,便算是拙笨不文明的民族。”
一生潇洒飘逸、游刃有余于中西文明之间的林语堂就是这样谈笑间举重若轻,简单却深刻,真诚又俏皮,幽默而朴实,恰如林自己评自己是“一捆矛盾”。而台北街头十步之内必有美食小吃、随时随地可享口福之乐的幸福生活也一定让晚年叶落归根的林先生很舒心和惬意吧。
在返回北京的前几天,偶然发现梁实秋故居竟然就在离台大两站路的台湾师范大学校园里,在返京的前一天终于有幸拜访。梁氏故居是一栋日式房屋,院子里那棵标志性的面包树依然郁郁葱葱。在客厅的墙壁上,这位历经38年的战乱纷飞、时事沧桑,靠一己之力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大文学家,留给后人的名言却是同样令人讶异的简明和素朴:“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惜他的时间。”“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需要朋友的。”
台湾大学似乎对傅斯年情有独钟,学校正门旁有傅氏安息的肃穆傅园,学校主路——椰林大道上有每次响21声的傅钟(源自傅的名言:“一天只有21小时,其余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台大校史馆一进门就是傅斯年的塑像及其当年在校庆演说时提出、后来作为台大校训的八个大字:“敦品、励学、爱国、爱人”——以谦恭自律的“敦品”为先,以真诚温暖的“爱人”为终,让人不由得想起儒家的“正心修身”、“仁者爱人”、“平天下”,其中蕴含的意味儿也无疑是值得“沉思”的。
走出校史馆,天色已晚,望着没有围墙、朴实无华的台大校园与临街的熙攘人群、万家灯火是那么的和谐相融,我不禁想到,台湾最高学府的“敦品”、“爱人”,不也恰是对最值得看的“温良恭俭让”的台湾人情和社会文化的真实写照吗。
从胡适的“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蔡元培的“网罗众家”、“兼容并包”;到林语堂的人生第一样乐事是“食”,梁实秋的“人是需要朋友的”;再到傅斯年与台大师生共勉的“敦品”、“爱人”——这是大道至简?还是大象无形?亦或是“吾心自有光明月”?我一时也有点儿疑惑了:不知是台湾选择、接纳了他们,还是他们影响、再造了台湾?
人,大约都是会向往桃花源的,但其实,桃花源也是离不开人的。(连载完) 《世界博览》2017年第1期 文/朱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