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2日 星期四
“吃完才收摊”城管去污名需刚柔并济

    日前,在河南郑州市纬五路一家饭店门前,有几个大人带着小孩在外面的桌子上吃饭。虽然店主这属于占道经营,但城管并没有着急上前让收桌子,而是站在一旁,等大人和孩子们吃完饭才催促店主收摊。

    长期以来,城管和商家经常在街头巷尾上演“猫鼠游戏”;城管被塑造成拥有权力身份的强者,商家被塑造成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如此”的弱者。稀缺而清新的“吃完才收摊”,在无形中对城管的形象进行了一次“去污名”,用温情的文明执法赢得了公众的社会认同。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污名:对受损身份的管理》一书中,对污名化做了生动的阐述。戈夫曼认为,将人从“完整的、正常的人”降级到“沾上污点的人,被贬低的人”,被污名化的人被赋予了某种不光彩的色彩。有学者将污名化的过程分解为贴标签、原型化处理、地位损失、社会区隔和社会歧视。这一切,在城管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个别粗暴、生硬的城管执法,让部分老百姓对城管形成了负面的刻板印象,情绪性地、先入为主地对城管进行污名化甚至妖魔化。不论是“橘子地图”,还是“女城管帮忙卖菜”,抑或“吃完才收摊”,越来越多的城管用角色扮演来为自己正名,进行公众形象的“自我救赎”;刚柔并济、张弛有度的城管执法理念,得到了舆论的普遍赞赏和老百姓的肯定。

    面对占道经营的商家,城管完全可以利用制度、规则来为自己的执法行为找到正当的理由。让人欣慰的是,这些城管并没有任由“庸常之恶”上演,并没有将制度、规则作为自己暴力执法的“挡箭牌”。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寻找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缓冲地带,“吃完才收摊”既得到了食客与商家的理解,也保障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秩序与卫生。

    同样的工作职责与管理规则,如何寻找不同利益群体最大的“价值公约数”,如何以一种更加人性化、更加柔软的方式呈现出来,是城管面临的一个现实考题。食客正在吃饭,城管如果强行收摊,不仅会损伤食客的就餐体验,也会损害商家的利益;简单、生硬的执法方式,难免会遭遇抵触乃至抗争,甚至会引发纠纷和社会冲突。

    与暴力执法相比,“吃完才收摊”尽管不能实现效率最优化,却能够既维护公共秩序,也呵护食客和商家的利益诉求。“吃完才收摊”身段柔软,却并不意味着软弱;城管并没有放任、纵容占道经营,而是以一种能够被不同利益主体共同接纳的方式进行文明执法。说到底,城管“去污名”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依靠城管契合公众期许的角色扮演来修复信任裂痕。

    《北京青年报》2017.2.21文/杨朝清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