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2日 星期四
背诵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镇上读初中的时候,爱上了背诗词。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记忆力不是问题,问题是你并没有太多可以背诵的诗歌。那时读物就是《语文》课本,只有几篇是古诗词。在附录部分,还有十几二十首,那是选读的,也就是今天孩子们的扩展阅读。

    初二的时候,语文老师就让大家在早自习时背附录里的诗词。“一个早上背两首,谁先背会就可以回家吃饭”。几分钟后,我就走向了讲台,在老师面前背了出来。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

    第二天早上,我又开始了背诵,这时却发现过早回家吃饭没什么意思了。背诵古诗本身,比早饭更让人开心。一节早自习,我就把附录中所有的古诗都背完了。如果谁在那个时候送给我一本《唐诗三百首》,我相信很快也会全部背出来。事实上,在我考上高中的那年暑假,我把《古文观止》的上半部全部背完了。背诵最大的乐趣,在于其节奏感,不管是否理解诗中的深意,摇头晃脑背出来,自有一番乐趣。这就是所谓韵律的魅力吧。

    当我看到《诗词大会》上的武亦姝能够背诵2000首诗词时,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感受:背诵对于她,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是抵抗孤独的方式,还是纯粹的音律享受?是一种学习习惯,还是不得不为之的竞赛?

    有一位来自河北的农村妇女,她的弟弟从小就得了重病,如今她自己也得了癌症。她买了一本诗词鉴赏,在住院的时候就把它看完了。当她背诵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时,那就不是普通的诗句,而是融入了她生命最深处的感悟。

    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多喜欢背诵的人。尽管媒体喜欢把背诵诗词与所谓才华结合在一起,武亦姝甚至被称为古代才女的复活,但是只有曾经真正沉迷于背诵的人才懂得,背诵对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古诗词是汉语经受历史考验之后存活的精华,它和每一个具体生命的相遇,所唤起的体验都是不同的。《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只是揭开了神秘一角罢了,更多的人,都在那些充满魔性的诗词陪伴下,孤独地坚守。

    新华每日电讯2017.2.17文/张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