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美国中央情报局1953年在伊朗导演政变的真相大白于天下,美国冷战以来针对“敌对政权”的颠覆活动再次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总是宣称其外交政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促进“自由”、“民主”,但实际上却干了不少践踏别国主权、颠覆别国政权的丑行。
危地马拉
上世纪50年代,危地马拉民选的阿本斯总统上台后,国有化了一些美国大公司支配的危地马拉土地。1954年,经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亲自批准,中情局策划了当年6月的危地马拉军事政变。美国将轰炸机部署在危地马拉邻国尼加拉瓜,轰炸危政府军,甚至还轰炸了一艘运载咖啡和棉花的英国货轮。同时,美国还对这个弹丸小国实行核讹诈。这样,民选的阿本斯政权很快被推翻,和平的危地马拉从此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内战深渊。
美国长期支持各届右翼亲美军政府,使得危地马拉的残酷内战延续了40年之久,危地马拉的印第安土著也遭受了美国支持的军政府的灭绝性屠杀,全国被杀人数达数十万。直到90年代,克林顿政府才被迫就美国对危地马拉右翼军人的长期支持表示歉意。
刚果(金)
1960年,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大潮下,刚果(金)脱离比利时的殖民统治,宣告独立,同时选出刚果民族英雄卢蒙巴为刚果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理。
西方国家认定卢蒙巴是个“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危险人物”,将会带领刚果(金)投向苏联。中情局局长艾伦·杜勒斯认为,干掉卢蒙巴是首要任务。
刚果(金)虽然宣布独立,但比利时的势力并未从这个国家消退。仅仅独立后第五天,首都治安部队就和比利时军官发生了严重冲突。比利时政府认为这是天赐良机,迅速采取军事干涉行动。总理卢蒙巴心急如焚,分别向美国、苏联和联合国发出派兵增援的请求。美国将卢蒙巴的声明视做投向苏联的表示,更加认定他是一个“被共产党收买的危险分子”。很快,中情局发出了暗杀卢蒙巴的命令。美国大使用100万美元的现金收买了国民军总参谋长蒙博托。蒙博托立即将卢蒙巴软禁在总理府。1月27日深夜,卢蒙巴带着妻儿和几个同事逃亡。在一条湍急的大河边,卢蒙巴一行被追兵赶上,卢蒙巴落入叛军手中。被捕后的卢蒙巴受尽非人折磨,1961年1月17日遇害,年仅35岁。
智利
冷战开始后,美国在智利的最大利益,就是防止智利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美国所采取的办法,就是挑选自己的代理人出任智利领导人。社会党是智利的左翼政党,创始人之一阿连德主张全国经济社会主义化,没收地主庄园,实行土改。特别是他的工业国有化主张,得到智利人的拥护,因而被美国视为眼中钉。1970年,阿连德第四次竞选总统并最终当选。尼克松亲自指示,中情局要不惜一切手段,将阿连德赶下台。
1973年9月,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开始筹备国庆。在基辛格精心策划下,中情局命令亲美的智利军队头目利用加强节日安全之机,大量向首都调兵。9月11日大批坦克、装甲车出现在首都街头。军事政变开始后,阿连德总统与叛军激战,直至最后一滴血流尽。智利军方政变成功后,大规模逮捕、杀害反对派人士。据统计,美国策划的智利军方颠覆民选阿连德左翼政府的政变共造成3万多智利人死亡,几万名反对派人士入狱,超过1万名左派人士遭军政府驱逐出境。1973年后,皮诺切特军事独裁政府在智利统治了20多年,期间,在皮诺切特的铁腕政策下,智利国内许多人士有的被残忍杀害,有的神秘消失,有的被流放到国外。1973年的政变,华盛顿耗资1200万美元。
除上述几例,冷战期间拉丁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拿马、玻利维亚等国颠覆合法政府的一系列军事政变无一不是“民主美国”所策划的。
《世界新闻报》2013.8.27文/赵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