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荆彦付
眼下,在山东烟台莱阳,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参与打造的国内首个出口蔬菜全程无人智慧农场,正在进行出口白萝卜的采收作业。农场内,每台无人采收机每天可采收白萝卜20多亩,并将采收破损率控制在5%以下,亩均采收人工费用减少1070元,破解了当地出口蔬菜产业面临的发展瓶颈。
这是我国智能农机装备行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国航介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已在天津建成300亩农业智能装备的生产基地,形成研发、组装和测试全产业链生产能力。下一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人才集聚、产业融合和新装备的落地转化。
智能农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今还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破除这些阻碍,相关部门应在哪些方面发力?
智能农机推广面临挑战
近年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均十分重视智能农机的发展,将其列为农业创新的核心内容之一,并对智能农机全产业链进行了布局,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体系和商业化发展模式。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精准农业部主任孟志军坦言,我国在高端智能农机关键零部件领域仍存在卡点,比如高性能液压系统、精密排种器、打捆机打结器、高端专用传感器智能控制元器件等零部件还主要靠进口。
在我国,部分智能农机技术产品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并对农业生产带来了积极影响。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种植的作物、使用的技术等不同,要求智能农机具有较高适应性。这为智能农机推广带来了挑战。
相比于国际农机巨头,我国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智能农机的生产制造成本较高,售价远高于传统农机,用户往往难以负担。此外,用户较关心智能农机带来的直接收益,但智能农机带来的往往是综合经济效益。
“另外,我国高素质农业专业人才不足,而智能农机的使用往往对操作者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要求,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智能农机的推广和应用。”孟志军说。
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
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智能农机是智慧农业的重要支撑。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立平认为,在农村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和土地规模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智能农机的市场需求更加旺盛,多功能集成化的智能农机作业装备、适应复杂田间环境作业的农业机器人、大马力绿色高端智能拖拉机等将成为研发应用的重点方向。
“发达国家大力推动由企业主导的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创新活动,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智能农机发展协同推进机制。”陈立平建议,借鉴国外经验,相关部门应注重前瞻性战略布局,从智能农机研发、生产制造、推广应用等各个方面推出相关战略举措与行动计划,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智能农机装备创新发展体系,加大对智能农机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陈立平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财税金融补贴政策实施较晚,农业补贴比例较小,近几年农业补贴不足农业生产总值的2%。
“相对而言,我国针对智能农机装备应用推广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性激励也存在不足,财税金融补贴支持力度偏小,制约了智能农机的快速推广应用。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智能农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应该在农机装备研发、制造、生产和应用推广方面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陈立平指出。
面对我国农机装备产业基础薄弱、大而不强的现状,陈立平认为,我国智能农机必须走自主发展的道路。行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可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撑。同时,农机装备产业可广泛借鉴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经验,为我国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