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深化改革,切实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程如烟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作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凸显了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性。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要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第一,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系统了解我国产业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安全风险。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发展中快速融入全球化进程,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化程度较高。这使得我国在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要一环”的同时,也深受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为此,我国要进一步完善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系统了解我国产业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安全风险。

    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强化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协同,并加强与企业合作,摸清我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产业的家底和对外依赖程度;要构建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跟踪世界各国的政策动向,特别关注出口管制、双向投资限制、研究安全审查、供应链安全以及电信安全审查等政策工具,研判其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加强安全风险预警和苗头性问题分析;要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科学设定产业安全风险等级、风险类型和紧迫程度,切实摸清存在短板和“卡点”的关键技术和具体环节。

    第二,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卡点”。

    当前,中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部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程度仍较高。为此,我国要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国家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基于技术的对外依赖程度、风险等级,明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优先顺序;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协同各方力量制定技术攻关路线图,攻克关键技术领域的底层技术和“根”技术;要建立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根据攻关需要制定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委托培养、学徒制培养等新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自主攻关产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将技术攻关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要充分发挥领军企业龙头作用,支持其牵头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要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通过加大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和便利成果许可等方式,提升其在关键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和重要产品设备的专长,使其成为强链补链的重要力量;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更好地发挥政府基金的产业引导、政策扶持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大力投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应用和商业化;要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建立早期用户市场,并通过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用户购买攻关产品。

    第三,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畅通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循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们要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双向开放合作,畅通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循环。

    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拓展与发达国家产业界的合作,使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有机嵌入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以能力建设、技术示范转移等为基础,密切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优化公平竞争环境,让外国企业更愿意将研发和生产放在中国。此外,我们还要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坚定不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反对把产业链供应链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我国拥有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配套能力全球领先,这为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统筹协调,多方协同努力,联动综合施策,这样就能在大力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同时,也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出“中国贡献”。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