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9日 星期三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引波澜
欧多方认为挑起贸易战得不偿失
图为欧盟委员会大楼一角。新华社记者 赵丁喆摄

【今日视点】

    ◎本报驻德国记者 李 山

    10月4日,欧盟成员国代表投票通过了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终裁草案,拟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中方坚决反对欧方的终裁草案,强调必将采取一切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利益。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欧方又透露出继续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政治意愿。已经疲于应对俄乌冲突的欧洲,在一个自己并不占优势的领域与中国开打贸易战显然得不偿失。而作为后来者,中国电动汽车走向世界也必须做好经历艰难困苦的准备。

    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还是经贸角度出发,中欧双方通过谈判和相互妥协来解决问题,是避免贸易战、促进共同发展的优选方案。

    德国等并不支持

    欧盟委员会2023年底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并在2024年7月引入了临时关税。

    这一举措的主要推手是近期获得连任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她声称中国电动汽车正在政府补贴的帮助下冲击欧洲市场,因此欧盟有必要通过加征关税来保护自己。

    欧委会称,在欧盟市场中注册上牌的中国产电动汽车比例已经从2020年的3.5%增加到了2024年2季度的27.2%,其中中国品牌汽车的比例从1.9%上升到14.1%。

    但欧委会故意忽略的事实是,在欧洲道路上行驶的中国电动汽车数量实际上很少,2024年上半年在欧洲销售的中国品牌电动汽车仅有约11.5万辆。

    更加令人不解的是,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提案是在没有业界申诉的情况下,由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主动提出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既是冯德莱恩竞选连任的策略,也是欧洲逼迫中国进行谈判并让步的一张牌。

    事实上,10月4日成员国代表的投票几乎没有悬念。根据欧盟有关规则,要终止草案的门槛非常高,需要15个成员国反对,而且其代表的人口也要达到欧盟总人口的65%。

    投票结果显示,法国、意大利、荷兰和波兰等10国支持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额外关税,这些国家人口达到了欧盟总人口的45.99%。这意味着即便其余成员国全部投票反对加征关税,其代表的人口占比也将低于门槛值。

    尽管德国等5个国家明确反对,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终裁草案仍然获得通过。这意味着从11月1日开始,欧盟可在原有10%的汽车进口关税基础上,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7.8%到35.3%不等的关税。

    然而,这也使得拥有大量在华业务的德国企业如坐针毡。2023年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宝马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等三大车企在华汽车销量高达476.2万辆,远远超过在德国本土280万辆的销量。大众集团公开呼吁德国政府反对欧盟关税,强调惩罚性关税无益于竞争。德国总理朔尔茨也明确表示,德国反对欧盟加征关税,欧洲必须继续和中国谈判。

    中欧将继续谈判

    面对欧盟咄咄逼人的举措,中国政府推出了一些可能的反制措施,如对酒类、奶制品、猪肉启动了反补贴调查,暂时没有将主要矛头对准欧洲汽车厂商。

    作为欧洲重要汽车生产国之一,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在9月访问中国期间敦促欧委会重新考虑。“我们不需要另一场战争,我是说贸易战。”桑切斯说,“我认为我们需要在欧盟和中国之间架起桥梁。”德国财政部部长林德纳也强调,和中国的贸易战对欧洲以及德国的关键产业弊大于利。

    中方多次强调,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是政治驱动下的不公正的保护主义做法,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所形成的竞争优势绝非来自补贴,而是来源于激烈市场竞争下所发展的整体供应链优势。征收高额反补贴税不仅影响中国企业,也将对欧洲及全球企业在华生产电动汽车带来干扰;对原产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不会增强欧洲及其他市场本土产业的韧性,反将失去相关的中方对欧投资,最终削弱欧洲市场自身的竞争力和全球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活力。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说,中方坚决反对欧方的终裁草案,必将采取一切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利益,但与此同时也注意到欧方表达要继续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政治意愿。中欧技术团队将在10月7日继续进行谈判。据称,欧委会愿意重新考虑中国车企提出的价格承诺方案。此外,可能的方案还包括根据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等指标为中国厂商计算出一个最低进口价格。如果中欧双方能够立足长远相互妥协,中欧之间便不会爆发贸易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