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妍 本报记者 王 春
丰舟90型无人机,载重20公斤时航程可达65公里,只需10米×10米的平整区域即可完成起降操作;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M1可乘坐5人,2至3个小时的车程只需飞行15至30分钟……近日,记者参加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市经济信息委组织的低空经济产业媒体采访团,看到低空经济加速“起飞”的场景。
丰羽顺途无人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标介绍,目前,丰舟90型无人机已实现每天10个架次、一周50个架次的常态化运营,用于浙江舟山市到上海金山区的跨海生鲜冷链运输。
今年5月,该公司还成功完成从金山区华东无人机基地到徐汇区龙华机场的无人机首飞验证。该条航线跨越上海4个行政区,全程47公里约飞行半小时。这意味着,产自舟山的活海鲜经停金山后,可迅速运往徐汇,全程仅需3个多小时。
能够用于客运的载人“飞的”也不再是想象。今年1月,上海御风未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吨级全国产化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M1,正式获得中国民航局适航审定受理。该公司品牌市场公关副总裁岳婷婷告诉记者,这款航空器有20个旋翼,最大载重700公斤,巡航速度每小时200公里,设计航程250公里,未来可用于城内、城际的短途空中出行。
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是低空航空器上游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在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碳纤维事业部,记者看到多种轻盈又结实的碳纤维无人机机身、零件等。“目前,我们已与华东无人机基地的10多家企业对接合作,如果进入商业化量产阶段,我们的产能完全可以满足要求。”该公司碳纤维事业部总经理李鹏说。
李鹏提到的华东无人机基地,是上海发展低空经济的“王牌”。作为国内首个由政府主导、民航支持的民用无人机综合性试飞及产业基地,华东无人机基地拥有1370平方公里空域,获批8条无人机物流航线、1平方公里陆上试飞起降点和两条十字形飞行跑道。该基地现已建成约5万平方米的华东无人机产业园,配套基地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方位支持各类无人机研发、试飞和场景应用测试。截至目前,基地已累计引进涵盖制造、应用、材料等各类无人机产业链企业约38家,计划总投资33.3亿元。
上海是全国最早布局低空经济的城市之一,拥有全国70%的民用航空体系专业人才,已集聚全国约50%的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头部创新型企业。日前印发的《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到2027年,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发设计、总装制造、适航检测、商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打造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商业应用高地和运营服务高地,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