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6日 星期一
谭先杰:做不只会看病的好医生
图为谭先杰在进行科普。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张佳星

    “妈妈绝经后再次见红,家里人都觉得是因为生活条件变好了,但其实这是子宫内膜癌的先期‘预警’。如果我们当时知道关于早期癌症的知识,就能早治疗,而不是任由癌细胞夺走她的生命。”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谭先杰说。

    母亲因晚期癌症早早离世成了谭先杰一生的遗憾。为了让这样的遗憾不再出现,谭先杰决定倾尽全力将医学知识普及给每个人,让他们在遭遇病痛前就了解相关知识。

    他撰写科普书、为患者细致答疑、录制科普节目,尝试各种方式让医学知识传播更广;他自掏旅费为边远地区妇女开办讲座,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他创作医学科普读物《子宫情事》《话说生命之宫》等……《话说生命之宫》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4年,谭先杰被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

    “要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宏观的事物作比喻,描述微观世界中发生的事件。”谭先杰道出医学科普贴近群众的“秘诀”。

    “比如,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它分为三个级别,还分不同类型,这些专业说辞容易让非专业人士难以理解。”谭先杰说,“但如果把宫颈上皮想象成一堵墙,而将异常细胞想象成贴着墙壁生长的‘爬山虎’,就会好理解得多。”

    患者认为谭先杰的解释非常生动。他的病人经常说:“从来没人跟我这么解释,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花心思考虑怎么解释我们才听得懂。”

    谭先杰说,医学科普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普疾病的典型症状、危害性、引发因素等都是医学科普的分内事,但是应谨慎科普对某一病例的具体诊断和治疗方案,因为即便是同一疾病在不同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公众无法照搬诊疗方案。这些科普的价值就不大,反而可能由于公众误学误用,对医学科普的权威性带来负面影响。

    “正如我的老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一直强调的,科普是医生的责任,目的是让公众知道更多有关疾病的知识、提高健康素养,但并不是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医生。”谭先杰说。

    出书、当嘉宾、录制节目、做讲座,这些工作看似“万人瞩目”,谭先杰却鲜少提及他在背后做出的努力。“2012年做科普前,我还申请到好几个科技攻关计划等,做科普后我就几乎没再申请科研项目了。”谭先杰告诉记者,要投入时间做科普,就不得不对科研工作有所舍弃。没有科研成果、文章发得不多,这些一度让谭先杰感到失落。

    不仅如此,2014年,他凝集心血完成的《子宫情事》一书出版,围绕书中内容,出版社组织了一系列科普宣讲活动,但谭先杰的科普宣讲却得到个别网友“不务正业、卖书赚钱”的评价。这让彼时的谭先杰深感挫败。“那之后一年多,我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宣讲活动。”谭先杰回忆,“郎景和院士得知后和我做了一次深刻交流。他说,科普不是不务正业,而是医生的主业之一,是医生社会责任和职业良知的体现。如果仅仅做为群众看病的工作,就还不能被称为好医生。”

    2016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郎景和的署名文章《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

    “自那之后,我做科普工作就再没有犹豫和彷徨。”谭先杰说,近年来,科学普及工作受到越来越多重视,得到普遍认可和制度上的支持。人们认识到,科普是一项长期基础性工作,它对社会的贡献难以估量。

    谈及未来的工作计划,谭先杰说,下一步他仍将聚焦“关爱妇女、保护母亲”项目,并更加关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女性同胞健康,帮助她们提升健康素养和健康筛查水平。

京ICP备06005116